演出前三天,技术彩排现场一片混乱。
AR眼镜无法同步影像,苏雅雯在台上差点绊倒;雨声特效突然变成刺耳的电子音;最关键的虚拟周朴园形象一直渲染失败。
"根本不行!"
苏雅雯扯下AR眼镜摔在地上,
"明天就换回传统形式!"
程晓阳蹲在地上检查设备:
"是信号干扰问题,给我点时间..."
"没时间了!"
苏雅雯声音发抖,
"我不能拿沪剧的尊严冒险!"
争吵中,张雨桐突然插话:
"师姐,你记得师父常说的话吗?'戏比天大,但观众比戏大'。
这些年轻人,
"他指着调试设备的团队成员,
"也是观众啊。"
苏雅雯怔住了。
程晓阳轻声说:
"给我到明早,如果还不行,就按你说的办。"
通宵达旦的抢修后,清晨五点,程晓阳在折叠床上醒来,发现身上盖着苏雅雯的戏服外套。
桌上放着热腾腾的豆浆和粢饭糕,旁边字条上写着:
"相信你。——雅雯"
演出当晚,沪上春座无虚席。
AR眼镜里,虚拟角色与现实演员无缝互动;
社交媒体上,#数字沪剧#话题冲上热搜。
当苏雅雯唱到"四凤啊"时,全场观众跟着AR提示合唱,声浪几乎掀翻老屋的瓦顶。
谢幕时,苏雅雯拉着程晓阳的手走到台前:
"这位理工男,现在能唱《燕燕做媒》了。
"在哄笑声中,程晓阳用跑调的沪语唱起来,弹幕瞬间刷屏:
"泪目"
"这才是文化传承"
“想去学沪剧"。
演出结束,开发商代表找到他们:
老茶馆将作为历史建筑保留,并改造成"非遗创新中心"。
而马克也发来邮件:
风投决定追加投资,支持跨境文化科技项目。
尾声
半年后的上海国际艺术节,双语版AR沪剧《海上梦》引来BBC记者报道。
程晓阳在后台调试设备,苏雅雯走过来,递给他一盘老磁带。
"师父托我给你的,她最新录的唱段。"
磁带标签上写着《新雷雨》选段,背面还有一行小字:
"给我最骄傲的徒弟们——传统不死,只因常新。"
程晓阳将磁带轻轻放入口袋,那里还躺着一枚戒指。
他望向舞台上谢幕的苏雅雯,心想:
等今晚庆功宴结束,是时候问问她,是否愿意与自己共谱人生的新戏码了。
庆功宴上,灯光璀璨,笑声与掌声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。
苏雅雯身着华丽的戏服,穿梭于宾客之间,每一个笑容都散发着满足与自豪。
程晓阳则在一旁,时而与人交谈,时而凝视着苏雅雯,眼中闪烁着温柔与决心。
宴会逐渐进入尾声,当最后一曲悠扬的沪剧旋律在空气中缓缓消散时,程晓阳鼓足勇气,缓缓走向正被一群戏迷围绕的苏雅雯。
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待她转过身来,两人四目相对,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。
“雅雯,我有话想对你说。”
程晓阳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认真。
苏雅雯微微一笑,似乎预感到了什么,她轻轻点头,示意程晓阳跟随她走到宴会厅的一角,那里相对安静,只有柔和的灯光洒落。
“晓阳,今晚的一切,都让我深刻体会到,无论是沪剧的传统魅力,还是科技的创新力量,都是我们文化传承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而你,是我这段旅程中最重要的伙伴。”
苏雅雯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认可。
程晓阳闻言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枚戒指,单膝跪地,深情地说:
“雅雯,从第一次看到你的表演,我就知道,我的人生剧本里,不能没有你。
你愿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幕,与我共同书写未来的故事吗?”
周围突然安静了下来,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。
苏雅雯瞪大了眼睛,惊讶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泪光。
她看着程晓阳手中的戒指,又看了看他满是诚意的脸庞,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感动。
“晓阳,我从没想过,我的舞台之外,还能有这样的幸福等待着我。
沪剧是我的根,而你,现在成了我想要携手共进的未来。”
苏雅雯的声音微微颤抖,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。
在众人的见证下,苏雅雯伸出了手,让程晓阳将戒指缓缓套在她的手指上。
那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