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> 第257章 兄弟阋墙

第257章 兄弟阋墙(2/4)

钱扬则变本加厉,《时空之恋》不仅融合昆曲与音乐剧,还加入了西方歌剧的咏叹调。

    两部戏同时上演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几日后,一封神秘的邀请函送到了双钱班。这是一次国际戏剧节的邀请,要求展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融合的作品。

    钱扬看到了转机,认为这是证明《时空之恋》价值的绝佳机会。

    他匆忙返回,决定与钱博共商大计。

    “大哥,有个国际戏剧节邀请我们,我想,《时空之恋》能在那里大放异彩。”

    钱扬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。

    钱博听后,眉头紧锁,但内心深处也涌动起一丝激动。

    他明白,这不仅是对弟弟才华的考验,也是对整个双钱班能否在传统与创新间游刃有余的证明。

    “好,但我们必须做出调整,既要保留沪剧的核心韵味,也要大胆创新,让全世界看到沪剧的新面貌。”

    钱博语气坚定,眼中闪烁着决绝。

    于是,兄弟俩摒弃前嫌,携手投入到《时空之恋》的最后的打磨中。

    他们邀请老一辈艺术家指导年轻演员,强化沪剧的基本功,同时融合现代元素,力求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,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。

    戏剧节当天,随着《时空之恋》的帷幕缓缓拉开,观众被带入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奇妙世界。

    沪剧的悠扬唱腔与现代音乐的动感节奏交织,传统服饰与未来感舞台设计碰撞,创造出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。

    演出结束后,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,双钱班的名字响彻国际舞台。

    这次成功不仅让双钱班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,更重要的是,它证明了传统与现代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,而是可以相互成就,共同书写艺术的新篇章。

    钱博和钱扬,这对曾经的兄弟阋墙,最终携手并肩,引领沪剧走向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。

    两部戏同时上演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
    钱博的演出吸引了大批老戏迷,场面温馨怀旧;

    钱扬的剧场则挤满了年轻人和外国观众,气氛热烈前卫。

    表面上,兄弟二人各自成功,但钱博每晚回到空荡荡的家,总会想起战前与弟弟一起创作的日子;

    钱扬在庆功宴上举杯畅饮,眼神却不时飘向天蟾戏院的方向。

    一天深夜,钱博在整理道具时,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旧铁盒——

    和钱扬在重开戏院那天找到的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他颤抖着打开,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页,最上面写着《梨园春秋》,正是他和钱扬合作的第一部戏。

    钱博捧着剧本,眼泪纵横。

    窗外,秋雨悄然而至。

    那晚的庆功宴,灯火辉煌,人声鼎沸,钱扬站在人群中央,杯中的佳酿映照出他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喜悦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欢庆的海洋中,他的眼神却仿佛穿越了热闹的喧嚣,不时地飘向远方那座承载着无数回忆与梦想的天蟾戏院。

    那里,不仅是他与哥哥钱博共同奋斗的起点,更是他们家族世代传承戏曲艺术的圣地。

    每当目光触及那个方向,钱扬的心中便涌动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——有对过往艰辛岁月的感慨,有对重振戏院辉煌成就的自豪,更有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深秋的某个寂静夜晚,钱博独自一人留在空旷的戏院里,整理着那些见证过无数舞台辉煌与落寞的道具。

    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,洒在老旧的木箱上,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。

    就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,他的手指触碰到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旧铁盒,那熟悉的质感瞬间勾起了他深藏心底的记忆。

    铁盒被缓缓打开,一股岁月的沉香扑鼻而来,映入眼帘的是一叠已经泛黄的纸页,它们脆弱而珍贵,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化为尘埃。

    最上面的那张,钱扬用苍劲有力的笔迹写着《梨园春秋》四个大字,那是他们兄弟俩合作的处女作,也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。

    剧本的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汗水、泪水,以及那些无数个夜晚对艺术的执着追求。

    钱博的双手轻轻摩挲着这些纸页,泪水不禁模糊了视线。

    他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到了那段与弟弟并肩作战的日子,那些关于坚持、关于牺牲、关于爱的故事,一幕幕在脑海中重现。

    窗外的秋雨,如同天空也在为这份迟来的重逢而落泪,细雨绵绵,敲打着窗棂,也敲打着钱博的心弦。

    这一刻,钱博深刻意识到,无论岁月如何更迭,他们兄弟俩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传承之心永远不会改变。

    他暗暗发誓,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,连同《梨园春秋》的故事,再次搬上舞台,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,也让天蟾戏院的灯火再次照亮每一个追梦人的心灵。

    钱博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份泛黄的剧本,如同捧起一段尘封的历史,他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