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> 第191章 抗战文学

第191章 抗战文学(3/3)

家及其作品:

    1. 茅盾:

    原名沈德鸿,字雁冰。

    他的代表作《子夜》描绘了1930年代上海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工业的困境。

    2. 老舍:

    老舍在上海期间创作了《老张的哲学》、《赵子曰》等作品,展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和思想。

    3. 巴金:

    巴金在上海创作了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等“激流三部曲”,反映了封建家庭的衰落和青年的觉醒。

    4. 张恨水:

    张恨水创作了《金粉世家》、《啼笑因缘》等作品,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海社会的风貌。

    5. 王统照:

    王统照在上海沦陷后,创作了《山雨》等作品,反映了抗战时期农村的变迁。

    6. 师陀:

    师陀的作品《果园城记》描绘了抗战时期小城的生活,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。

    7. 柯灵:

    柯灵在上海期间创作了《夜店》等作品,反映了抗战时期上海底层人民的生活。

    8. 艾芜:

    艾芜的作品《人生哲学的一课》等,展现了抗战时期工人的生活和斗争。

    9. 施济美:

    施济美的作品《鬼月》等,描绘了抗战时期上海女性的生活状态。

    10. 周瘦鹃:

    周瘦鹃的作品以言情小说为主,但在抗战时期也创作了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。

    在上海抗战文学中,有许多着名的散文家,他们的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,记录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。

    陆蠡:陆蠡的散文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,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的苦难与抗争。

    他的《囚绿记》通过描写对北平长春藤的思念,表达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和对民族气节的赞美。

    郁达夫:郁达夫的散文以大胆直白的风格,记录了抗战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经历。

    他的作品如《还乡记》、《伤感的行旅》等,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。

    丁玲:丁玲的散文以革命者的视角,描绘了抗战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抗争精神。

    她的作品如《从少年书生到革命者》等,展现了抗战时期青年的成长和革命信念。

    杜宣:杜宣的散文以纪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手法,记录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。

    他的作品如《西非日记》、《五月鹃》等,展现了抗战时期文化人的生活状态和抗战热情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