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> 第84章 川沙古城墙戏楼演出经典民间故事《孟姜女哭长城》

第84章 川沙古城墙戏楼演出经典民间故事《孟姜女哭长城》(3/6)

不及跑了,就跳过了旁边一堵垣墙。

    原来这垣墙里是孟家的后花园。

    这功夫,恰巧赶上孟姜女跟着丫环出来逛花园。

    孟姜女冷不丁地看见丝瓜架下藏着一个人,她和丫环刚喊,范喜良就赶忙钻了出来,上前打躬施礼哀告说:

    “小姐,小姐,别喊,别喊,我是逃难的,快救我一命吧!”

    孟姜女一看,

    “范喜良是个白面书生模样,长得挺俊秀,就和丫环回去报告员外去了。

    老员外在后花园盘问范喜良的家乡住处,姓甚名谁,何以跳墙入院。

    范喜良一五一十地作了口答。员外见他挺老实,知书达礼、就答应把他暂时藏在家中。

    范喜良在孟家藏了些日子,老俩口见他一表人材,举止大方,就商量着招他为婿。

    跟女儿一商量,女儿也同意。给范喜良一提,范公子也乐意,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。

    那年月,兵慌马乱,三天两头抓民要夫,定了的亲事,谁家也不总撂着。

    老俩口一商量,择了个吉日良辰,请来了亲戚朋友。摆了两桌酒席,欢欢喜喜地闹了一天,俩人就拜堂成亲了。

    常言说:“人有旦夕祸福,天有不测风云”。

    小俩口成亲还不到三天,突然闯来了一伙衙役,没容分说,就生拉硬扯地把范公子给抓走了!

    这一去明明是凶多吉少,孟姜女成天哭啊,盼啊!可是眼巴巴地盼了一年,不光人没有盼到,信儿也没有盼来。

    盂姜女实实地放心不下,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,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。

    她爹妈看她那执拗的样子,拦也拦不住,就答应了。

    孟姜女打整了行装,辞别了二老,踏上了行程。

    孟姜女一直奔正北走,穿过一道道的山、越过一道道的水。

    饿了,啃口凉饽饽;渴了,喝口凉水;累了,坐在路边歇歇脚儿。

    有一天,她问一位打柴的白发老伯伯:

    “这儿离长城还有多远?”

    老伯伯说:

    “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是幽州,长城还在幽州的北面。”

    孟姜女心想:

    “就是长城远在天边,我也要走到天边找我的丈夫!”

    孟姜女刮着风也走,下着雨也走。

    一天,她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、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,天也黑了,人也乏了,就奔破庙去了。

    破庙挺大,足有半人深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。

    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,怕的不得了。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,找了个旮旯就睡了。

    一路上跋山涉水,风餐露宿,不知饥渴,不知劳累,昼夜不停地往前赶,这一日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。

    可长城下民夫数以万计,到哪里去找呢?

    她逢人便打听,好心的民夫告诉她,范喜良早就劳累致死,被埋在长城里筑墙了。

    孟姜女一听,心如刀绞,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来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长城下。

    坐在城下,孟姜女悲愤交加:想自己千里寻夫送寒衣,尽历千难万险,到头来连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,怎不令人痛断柔肠。

    愈想愈悲,便向着长城昼夜痛哭,不饮不食,如啼血杜鹃,望月子规。

    这一哭感天动地,白云为之停步,百鸟为之噤声。

    直哭了是十天十夜,忽听轰隆隆一阵山响,一时间地动山摇,飞沙走石,长城崩倒了八百里,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。

    长城倾倒八百里,惊动了官兵,官兵上报秦始皇。

    秦始皇大怒,下令把孟姜女抓来。等孟姜女被抓,秦始皇一见她生的貌美,便欲纳她为正宫娘娘。

    孟姜女说:

    “要我作你的娘娘,得先依我三件事:

    一要造长桥一座,十里长,十里阔;

    二要十里方山造坟墩;

    三要万岁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坟前亲自祭奠。”

   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应了。

    不几日,长桥坟墩已全都造好,秦始皇身穿麻衣,排驾起行,过长城上长桥,过了长桥来到坟前祭奠。

    祭毕,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随他回宫。

    孟姜女冷笑一声道:

    “你昏庸残暴,害尽天下黎民,如今又害死我夫,我岂能作你的娘娘,休可妄想!”

    说完便怀抱丈夫遗骨,跳入了波涛汹涌的大海。

    一时间,浪潮滚滚,排空击岸,好像在为孟姜女悲叹。

    定城砖的传说:

    孟姜女庙

    孟姜女庙对面,今天的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。

    相传明正德年间,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,精通九九算法,所有建筑,只要经他计算,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。

    监督修关的监事官不信,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,易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