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> 第82章 杜行宜家园大草坪露天舞台演出民间戏曲经典《白蛇传》

第82章 杜行宜家园大草坪露天舞台演出民间戏曲经典《白蛇传》(7/7)

床的青草,更像一条青蛇在济源大地盘桓。

    由此,南蟒河又称为青蟒河。

    故事中的白蛇、青蛇为两条漭河的化身,白蟒和青蟒即为《白蛇传》中白蛇和青蛇的原型。

    “许仙” 距济源西湖村不远处有一个村庄,名曰许村(后划分为梨林镇大许村和东许村两个村)。

    其位于当时的西湖边,乃许姓人家居住的村庄,为许仙(郎中)家所在地。

    济源人有个习惯,喜欢把中医郎中称做“仙儿”。

    因此,对姓许的郎中称“许仙儿”。这就是《白蛇传》中“许仙”名字的由来。

    《白蛇传》中白娘子的死对头名法海。

    法海俗姓裴,是唐相裴休之子。

    裴休乃唐朝济源人,一生好施向善,焚香拜佛,对佛教情有独钟。

    其子年幼时被送往金山寺出家,法名法海,是一位得道的高僧。

    裴休的墓冢和家园现分为裴村和休昌两村。

    济源有一个叫西湖村的地方。

    据考证,此地古时有一面积很大的湖泊,东至今梨林镇水东村,西至玉泉街道马头村(古为码头),北至水运庄,南至古湨水。

    水域辽阔可行船渡舟,是济源南北漭河、珠河、龙河的汇集地。

    因其地理上位于当时的河内府之西,故被命名为“西湖”,梨林镇西湖村因其得名。

    源于西湖水域命名的村庄很多,东码头、中码头、西码头、水东村、水屯、水运庄等。

    西湖村东边有“桥头村”,是古时西湖之上“断桥”的桥头遗址。

    故事发源地先在中原,南宋时期,宋室迁都浙江杭州,文人墨客相聚,江浙文化逐步兴起,随济源西湖逐渐消失淡化,故事的始作者将济源西湖演绎到杭州西湖。

    明清以来,随民间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、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,使白蛇传故事发源地由中原逐步演化至江浙的镇江和杭州。

    最终成为故事、歌谣、宝卷、小说、演义、话本、戏曲、弹词,以及电影、电视、动漫、舞蹈、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。

    随着夜幕缓缓降临,杜行宜家园的草坪上,那盏盏挂起的灯笼散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芒,将露天舞台映衬得如梦似幻。

    演出虽然已落下帷幕,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。

    那是《白蛇传》故事中跨越种族之爱的深情与悲壮。

    以及杜行申曲剧社演员们用灵魂演绎的动人旋律,共同编织出的不朽传奇。

    慕容雪饰演的白素贞,一身素衣,飘逸如仙,她的每一个眼神、每一次转身,都仿佛真的让那条修炼千年的白蛇跃然台上,让观众无不为之动容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段“水漫金山”的戏码,慕容雪以她那细腻的情感处理和精湛的唱功。

    将白素贞对许仙深沉而又无奈的爱,展现得淋漓尽致,引得台下不少观众悄悄拭泪。

    钱晚夏饰演的小青,则是一股清新脱俗之风,她机智勇敢,对白素贞忠心耿耿,两人的姐妹情深,在舞台上通过默契的配合与眼神交流,传递得准确无误。

    特别是小青为了保护白素贞,不惜与法海斗智斗勇的场景,更是让人拍案叫绝,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。

    钱殊饰演的许仙,温文尔雅,他的眼神中既有对爱情的坚定,也有面对困境时的迷茫与挣扎。

    钱殊以其深情款款的表演,成功塑造了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书生形象,让人相信,即便是在妖与人界限分明的世界里,真爱也能超越一切。

    而钱凯饰演的法海,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风格。

    他威严中带着几分悲悯,对世人的执着与对妖的偏见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立体的角色。

    钱凯通过他那浑厚有力的嗓音和深邃的眼神,将法海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得恰到好处,让观众在恨其偏执的同时,也不禁思考起人性的复杂与多面。

    演出结束后,村民们久久不愿离去,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,热烈讨论着剧中的情节,有人为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叹息。

    有人为小青的忠诚点赞,也有人对法海的坚持表示理解。

    孩子们更是兴奋异常,他们模仿着台上演员的动作,口中念念有词,仿佛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在这片被月光轻柔覆盖的草坪上,不仅上演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,更激发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。

    杜行申曲剧社的这次演出,不仅让古老的故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,也让这个小村庄的夜晚,因艺术的光芒而变得更加温馨与美好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