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 > 黄芪入药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,成分含量,以及现代药理理作

黄芪入药部位的主要有效成分,成分含量,以及现代药理理作(1/1)

    黄芪的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,其主要有效成分、含量及现代药理作用如下:

    一、主要有效成分

    黄芪的有效成分复杂,目前研究明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
    1. 三萜皂苷类

    是黄芪的标志性成分之一,以黄芪甲苷(黄芪皂苷IV)为代表,还包括黄芪皂苷I、II、III、V、VI等。这类成分多存在于根的韧皮部,是黄芪“补气升阳”“强心”等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。

    2. 黄酮类

    主要包括毛蕊异黄酮、芒柄花素、异鼠李素、山奈酚等,以及它们的糖苷(如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)。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、抗炎活性,与黄芪“行滞通痹”“托毒生肌”等功效相关。

    3. 多糖类

    主要为黄芪多糖(由葡萄糖、阿拉伯糖、半乳糖等组成的杂多糖),是黄芪发挥免疫调节、抗应激等作用的核心成分,尤其在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作用显着。

    4. 其他成分

    还含有氨基酸(如γ-氨基丁酸)、微量元素(如硒、铁、锌)、甾醇类、有机酸等,对黄芪的整体药效有辅助作用。

    二、成分含量(基于中国药典标准及研究)

    黄芪的成分含量受品种、产地(如道地产区山西浑源、甘肃陇西等)、生长年限、加工方法等影响,差异较大。中国药典(2020年版)对黄芪的含量有明确规定,以保证质量:

    - 黄芪甲苷(三萜皂苷类):不得少于0.04%(按干燥品计算);

    -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(黄酮类):不得少于0.02%(按干燥品计算)。

    研究表明,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(药典收载的正品黄芪)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,其中生长年限较长(如3-5年生)的黄芪,根中有效成分积累更充分;道地产区(如内蒙古、甘肃、山西等地)的黄芪因生态环境适宜,成分含量通常更优。

    三、现代药理作用

    黄芪的药理作用广泛,且与传统“补气”功效密切相关,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
    1. 免疫调节作用

    - 黄芪多糖是核心成分,可增强巨噬细胞、T淋巴细胞、B淋巴细胞的活性,促进细胞因子(如白细胞介素-2、干扰素)的生成,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力,对应传统“补气固表、抵御外邪”的功效(如预防感冒、增强抗病能力)。

    - 同时可调节免疫平衡,对自身免疫性疾病(如类风湿关节炎)有一定辅助作用。

    2. 心血管保护作用

    - 三萜皂苷(如黄芪甲苷)可增强心肌收缩力、改善心功能,对心力衰竭有保护作用;能扩张血管、降低血压,改善心肌缺血、脑缺血,对应传统“补气升阳、推动气血运行”的功效。

    - 抑制血小板聚集、抗血栓形成,减少动脉硬化风险。

    3. 抗氧化与抗炎作用

    - 黄酮类成分(如毛蕊异黄酮)具有强抗氧化活性,可清除自由基、减少氧化应激损伤,延缓细胞衰老;抑制炎症因子(如肿瘤坏死因子-α)释放,发挥抗炎作用,对应“托毒排脓、敛疮生肌”。

    4. 代谢调节作用

    - 黄芪多糖可改善胰岛素抵抗、降低血糖,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(如糖尿病肾病)有保护作用;还能调节脂质代谢,降低血脂,预防肥胖相关疾病。

    5. 肾脏保护作用

    - 可减少尿蛋白、改善肾功能,抑制肾脏纤维化,对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等有辅助治疗作用,与传统“利水消肿”功效一致。

    6. 其他作用

    - 促进造血功能,升高红细胞、白细胞数量,对应“生津养血”;

    - 保护肝脏,促进肝细胞修复,增强肝脏解毒功能;

    - 抗肿瘤(抑制肿瘤细胞增殖、增强化疗耐受性)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。

    综上,黄芪的有效成分以三萜皂苷、黄酮、多糖为核心,其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,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在免疫调节、心血管保护、代谢调节等方面的作用,与传统中医“补气”功效高度契合,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