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 > 《菊心芎语》下卷

《菊心芎语》下卷(2/2)

固在断面的“菊花”,是自然的馈赠——紫岩的矿物质、岷江的活水、雾霭的滋养,让它在生长中织就独特纹路;是人类的智慧——从辨认断面到制定标准,从传统种植到科学保护,让它的药效被古今共证。

    当现代药片里的阿魏酸分子,与千年前药罐里的辛香相遇,我们看见的不仅是一味药的传承,更是一种认知的接力:古人用感官触摸草木的灵魂,今人用仪器解析生命的密码,而最终,都指向同一个真理——最好的草木,永远与土地共生,与岁月同行。

    赞诗

    紫岩水酿菊心魂,断面千层藏药真。

    本草图经留旧影,仪器光束照新痕。

    三分阿魏凝辛烈,一朵霜花透苦醇。

    莫道古今相隔远,灵根自与天地亲。

    尾章

    都江堰的芎田边,立着块“菊心碑”,正面刻《本草图经》的芎图,背面印着阿魏酸分子结构。江承宇的儿子,刚学会走路,就被爷爷抱到碑前,小手摸着冰凉的石头,仿佛在触碰那朵开了千年的“菊花”。

    实验室的检测员,每月都会来芎田采样,带回的标本里,总有一块被映川写上日期和天气:“今日雾重,菊纹尤清,阿魏酸0.32%。”这些记录,将成为新的“典籍”,传给更久的未来。

    风过芎田,叶片沙沙,像在诵读一首无字的诗。诗里有紫岩的沉默,岷江的低语,老药农的叹息,检测员的惊叹,还有那朵永远绽放的“菊花”——它开在断面,开在典籍,开在实验室的试管里,开在每一个需要“通”与“和”的生命里,成为连接古今、贯通自然与科学的,永恒的符号。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