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医道蒙尘,小中医道心未泯 > 《京芎·长安卷》(上卷)

《京芎·长安卷》(上卷)(2/2)

道的栈道,纤长”;抚芎根纤细,“像江南的竹,清秀”。

    苏敬让京伯取京芎,配防风、羌活,治一位长安老丈的“风寒痹痛”——老丈肩背拘急,头痛连项,喝了药,半个时辰便说:“肩背松了,头也不沉了!”苏敬记录:“京芎,生雍州,性温,行气活血,祛风散寒,治风寒头痛、痹痛胜蜀芎,因其得关中水土之助。”

    《唐本草》修成后,“京芎”条目赫然在列,注:“亦称西芎,出长安周边,垆土育之,麦芎轮作,为京畿良药。”消息传到京芎原,京伯把《唐本草》抄本挂在祠堂,说:“咱京芎,也上了朝廷的书!”

    长安的官宦之家,冬日必备京芎,或煮水,或制香囊,说:“京芎香里有长安的暖,比熏香更养人。”西域的胡商路过长安,带京芎回去,说:“长安的药,能治西域的风寒。”

    尾章

    贞观末年的长安,朱雀大街的药香里,京芎的辛香愈发浓郁。它从京芎原的黄土里走来,经禁军验证,被医家认可,登上帝王典籍,与蜀芎、抚芎三分天下——蜀芎润治湿热,抚芎清治湿浊,京芎温治风寒,恰如盛唐的气度,兼容并蓄。

    京伯站在京芎原上,望着终南山的雪,心想:这京芎的根,扎在关中的土里,也扎在长安的繁华里,它的故事,才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(上卷终)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