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92章 都是天意

第192章 都是天意(1/2)

    话说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,缓图冀州以引发袁氏兄弟内斗。

    果然如郭嘉所料,曹操前脚刚撤军,袁氏兄弟后脚便发生内讧。

    袁谭率先发难,但因人马少,装备差,不敌袁尚,撤至南皮驻守。

    青州别驾王修得知袁谭兵败暂居南皮,立刻集合州中的官吏百姓前往南皮营救袁谭。

    袁谭十分欢喜,说:“成吾军者,王别驾也。”

    但袁谭青州的其他部下得知袁谭兵败,纷纷倒向袁尚。

    其中有一个特别,东海太守管统,放弃妻儿跑到南皮支持袁谭。

    东海也因此落入贼寇手中,袁谭在青州的掌控力已经从原先的数郡,沦落到只有平原、济南、乐安三郡国。

    于是,袁谭任命管统为乐安太守,命其守住青州最后一片袁氏疆土。

    建安八年的乐安依旧属于封国,而非郡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袁谭内心已经排斥了当时的朝廷,擅自建立军政体系。

    面对袁尚的潇洒,袁谭始终咽不下这口气,便想要再次征讨袁尚。

    别驾王修劝说袁谭,用了一个最为经典的理由,兄弟齐心,其利断金。

    河北地区地广人口多,物资还丰富。

    若是袁谭能听从王修的建议,团结袁尚,一致对付曹操。同时,采用袁绍先前牵制曹操的计谋,联络刘表、孙权等其他诸侯,别说曹操想要在短时间内统一河北地区了,能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,平稳守住兖豫之地就已不容易。

    王修的建议正好能破解郭嘉的计谋,只要袁氏兄弟团结,曹操未来的路就不好走。

    好在老天还是眷顾曹操,袁谭并没有采纳王修的建议,执意要与袁尚开战。

    结果依旧败给了袁尚,袁谭只能退守平原。

    之后双方多次交手,总体上袁谭处于弱势。

    建安九年(公元204年)二月,袁尚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,命审配和苏由守邺城,亲自率军攻打袁谭驻守的平原。

    袁谭想起来当初建安八年刚起兵对战袁尚之时,谋士郭图曾建议过他联合曹操,打击袁尚。

    郭图说,袁谭兵少粮缺装备差,处于相对弱势,直接与袁尚交手不一定能打得赢。不如与曹操联手,请曹操攻打袁尚的邺城,袁尚必定回军救援。袁谭可率军西进,收取邺北之地。袁尚如果打不过曹操,袁谭可以收了袁尚的溃败之兵以据曹操。曹操远道而来,粮食耗尽会自行退去。届时,赵国以北都归入袁谭门下,足以与曹操抗衡,否则难以为继。

    或许是袁谭的与众不同,他并没有同意郭图的建议。

    换成是袁绍,亦或是与袁绍极为相似的袁尚,处于相同处境之时,定然会采纳这样的建议,联络曹操,引狼入室,就如当初袁隗和袁绍设计让何进引进董卓一样。

    从这个方面看,袁绍喜欢袁尚,并将袁谭过继给他哥哥,也有一定原因。

    好在是袁谭没有采纳,否则曹操统一河北地区的时间将提前。

    郭图的如意算盘在曹操面前根本行不通。

    曹操是目睹董卓乱朝整个过程的人,加上手下的谋士都是东汉末年顶尖谋士,岂会因为推进过快而导致粮草缺乏不得不退兵。

    以曹操的能力,完全可以在击退袁尚,占据邺城之后,打通与黎阳的联系,从寿张仓运粮北上,途径黄河,借道黎阳,供给邺城。

    等站稳邺城一带后,再东进青州,命臧霸领军北上,前后夹击袁谭。

    袁谭必败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袁谭谨慎还是更了解曹操,彼时并没有同意郭图的建议。

    但此时袁尚大军正在猛攻平原,局势已经岌岌可危,他又不得不想起来郭图的建议,便询问郭图何人可为使者前往许县联络曹操。

    郭图回道,辛毗可以。

    辛毗一刻也不敢耽搁,飞奔到许县。

    只是很不巧,此时的曹操处理南面荆州之事。

    视线回到曹操这边。

    建安八年(公元203年)五月,曹操撤军返回许县之后,便将目光投到了南面荆州刘表身上。

    同年八月,曹操发兵万人进攻刘表,大军推进到西平驻扎。

    西平是许县前往荆州方向在豫州最靠近荆州的一座城池,位于南阳郡叶县的东南面、舞阴县的东北面。

    尽管前不久,刘表已经彻底处理完荆南四郡之事,整个荆州已经处于他的掌控之中。

    但在曹操面前,刘表依旧心生畏惧,不愿与其正面交锋。

    甚至连让刘备出手的机会都不想要给。

    一方面他真打不过曹操,另一方面他不想再给刘备造势。

    所以刘表的谋士给刘表出了一个主意,让他写信给袁氏兄弟,只要袁谭和袁尚团结起来,曹操就必须要全心对付河北地区,没有任何功夫南下。

    刘表觉得很有道理,依计行事。

    他写信劝袁谭说:“君子即使避难,也不会逃到敌国;即使与人绝交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