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72章 官渡之战(奇袭徐州)

第172章 官渡之战(奇袭徐州)(1/2)

    击碎董承谋反的计划之后,曹操还剩下荆州的刘表和徐州的刘备两个刘氏成员问题没有解决。

    荆州方面,以张羡为首荆南四郡尚处于叛变当中,他们都倾向于曹操。

    故而曹操认为,刘表方面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,张羡等人的叛变足以牵制刘表,能大大减弱刘表对他的威胁。

    所以,从兖豫地块势力来说,与袁绍决战之前最大的威胁就剩下徐州的刘备。

    可惜,曹操此刻还没有意识到,他的这个想法在不久的将来,官渡之战进入鏖战时期会给他带来多么严重的影响。

    曹操看着舆图,心中越想越气。

    明明徐州本就应该是他的,却被刘备屡次破坏。

    而且据董承交代,刘备也是参与了衣带诏事件。

    也就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当中,只有刘备侥幸逃脱,而且还好好的待在徐州那么关键的位置。

    其实,若此刻刘备有智谋之士,例如徐庶、诸葛亮、庞统等辅佐,定然不会固守徐州,转而谋取其他出路。

    徐州乃四战之地,刘备当前与曹操的实力相差悬殊,二人之间必有一战。

    不如快速转移,以便保存实力。

    可惜,刘备没有顶级谋士帮他策划。

    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一边守好徐州,一边与北面的袁绍联络,想要借助袁绍的力量来牵制曹操。

   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曹操不得不闪击刘备。

    那便是舆论的压力。

    关于汉献帝诏书之事,事态已经败露,刘备就不用再保守秘密,转手便可将衣带诏之事公之于天下。

    届时,刘备、袁绍等人就会占据舆论制高点,而曹操就只能承受国贼的骂名。

    所以稳定许县之后,曹操便想要集中兵力优势,一举击灭刘备,夺回徐州,而后再一心一意对付袁绍。

    但是众多将士听到曹操的这个想法后,纷纷站出来劝说曹操。

    理由很简单,与曹操争夺天下的人是袁绍,现在曹操亲率大军出征,如果袁绍趁机来犯,该怎么应对?

    这个问题确实把曹操难倒了。

    一个人不可能分身,也不可能两线作战。

    最好的办法是留一支信得过的人马驻守在官渡,拖住袁绍的脚步。

    曹操曾经想过,是否应该把曹仁留下,但又担心人马不足,两头误事。

    无奈,他只能说道:“刘备是杰出的人才,如果不趁着他还没有做大就及时拔除,将来必定会成为我等的大患。袁绍这个人我太了解了,时常犹豫不决,我军若是能速战速决,定然可以在袁绍反应过来之前击破刘备。”

    众将士听了曹操的话,依旧将信将疑。

    见众人意志不够坚定,郭嘉站出来说道:“袁绍迟钝多疑,不会立即来攻。刘备新起,众心未附,正是迅速进攻,将其击败的时机。此存亡之机,不可失也。”

    有郭嘉的支持,曹操更加坚定了讨伐刘备的决心。

    其他将士见曹操已经决定,立刻调整心态,同仇敌忾。

    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正月底,曹操亲帅大军数万,领张辽、曹仁、夏侯惇等将领,第四次踏上了徐州的土地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袁绍半路拦截或截断后路,曹操还在濮阳和鄄城一带留下了一支人马,以保障自己的后路。

    这么大的事,压根就没有瞒过袁绍。

    袁绍的部下,冀州别驾田丰得到消息就立刻劝说袁绍,说与袁公争夺天下的是曹操,现在曹操大军东征与刘备交手,战斗不会一时半刻就结束,如果此时出兵全力一击,定然可以一举攻克曹操的后方。

    但恰好袁绍最喜爱的小儿子生病,便以此为理由拒绝了田丰的建议,没有发兵。

    气得田丰用拐杖敲击地面大呼,好不容易赶上这么好的时机,竟然因为这么一个原因而丧失机会,实在太可惜了。

    袁绍听闻田丰如此说,十分愤怒,从此之后慢慢疏远了田丰。

    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形势,袁绍出不出兵几乎不会改变曹操收服徐州。

    曹操虽然孤注一掷,带走了几乎所有的优势兵力,但还是留有部分人马在后方。

    例如驻守在延津的于禁,驻扎在白马的刘延,还有官渡的人马,以及东面臧霸对袁绍的威胁。

    所以,就算袁绍出击了,这些防线大概率也能支撑到曹操回军。

    战况的发展如同曹操和郭嘉预料的一模一样,面对曹操大军突然来袭,刘备十分惊讶,率领数十骑出城观察。

    见不远处旌旗飞扬,人马威严,刘备明白曹操真的来了,只好组织人马仓促应战。

    两军人马战力不在同一水平,曹操的大军几乎是碾压的形势,不过数日便攻破了小沛。

    刘备的妻子都被曹操被俘。

    刘备自己只好率领着残兵逃亡河北,前往冀州投靠袁绍。

    面对刘备从手中溜走,如同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,曹操既恼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