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67章 刘勋投曹(下)

第167章 刘勋投曹(下)(1/2)

    华歆当初坚决不肯答应官民推选自己接任扬州牧,着实是明智之举。

   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扬州之地不仅需要面临曹操的压力,还要顶住孙策的搅动,连州内部的稳定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。

    华歆早有这番认识,所以说什么也不愿接受。

    他没有曹操那样的统帅和胆魄,无法统领扬州,也不会像孙策那样具有攻击性,时刻想着拓宽自己的地盘。

    偏安一隅才是他愿意接受的方案。

    反观孙策,从接受周瑜建议的那一刻起,便意味着他已经将庐江纳入自己的版图当中。

    为了不让刘勋感觉到异样,孙策在做准备的时候,对外宣布的是要远征荆州刘表的部下,江夏太守黄祖,准备渡江的军队则屯驻于牛渚背后的石城县。

    这个理由在外人看来很充分,不说天子召令孙策和众诸侯讨伐袁术时,顺便把刘表也列入了反叛者行列,仅凭黄祖与孙策有杀父之仇这一条就足以让人信服。

    当初曹操大举进攻徐州,也用的是这一条,天下诸侯没有人会出来指责。

    所以刘勋也没有对孙策的举动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若是当初出兵之前能留一手,让刘晔领一部分人马镇守庐江各地以防孙策,或许后面的形势就会大不相同。

    如今刘勋只能领军返回,驰援皖城,结果半路遇到了驻军彭泽的孙贲和孙辅。

    刘勋不敌,只好调转大军朝着寻阳而去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孙策领军从牛渚出发逆江而上,与周瑜步骑两万在皖城附近登陆。

    皖城压根没有任何防备,驻守人员只是些许原先袁术的老部下,三万人马毫无士气,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。

    孙策抓住时机,猛攻皖城。

    皖城很快就落入孙策之手,袁术的那三万旧部,包括刘勋妻子尽被孙策所得,并被迁往了江东。

    紧接着孙策还上表举荐任命部下李术为庐江太守,并留下三千军队驻守皖城。

    庐江也彻底归入孙策版图。

    皖城中,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。

    那便是孙策和周瑜联手收纳了江东二乔,并在后世传出一段俊男美女的佳话。

    刘勋休整完后,便进军置马亭,准备再打孙贲,而后北上皖城。

    结果还没等他出手,孙策便已拿下皖城。

    刘勋无奈,只能领着人马朝江夏郡而去,在流沂附近屯兵,还就地修筑城池。

    同时,为了夺回庐江郡,他还向荆州牧刘表和江夏太守黄祖求援,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将孙策赶回丹阳郡。

    黄祖收到刘勋的求援之后,便派长子黄射率领五千人马和战船前来支援。

    他们还没有动身,拿下庐江郡后的孙策开始了第二步,乘胜追击攻打黄祖,痛打刘勋。

    刘勋和黄射的联军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,很快就兵败撤离。

    经历这一战之后,刘勋已经意识到他根本不是孙策的对手,想要夺回庐江郡已是痴人说梦。

    他环顾四周,恐怕也只有曾经的友人曹操能与孙策对抗。

    于是,刘勋带领着残部借道江夏郡北上,直接投靠了曹操。

    面对刘勋来投,曹操打心底是欢喜的。

    他封刘勋为列侯,好生安置。

    不过刘勋带来的消息却让曹操有些坐不住。

    孙策已经掌控了扬州四郡,豫章郡也危在旦夕,黄祖也不是他的对手。

    换言之,南面的敌手已经从原先冢中枯骨的袁术,变成了如今强悍凶猛的孙策。

    曹操不禁忧愁,不久的将来他与袁绍之间终有一战,彼时他想要全身心投入,就不得不多一个防范。

    正当曹操还在筹谋着如何面对未来几年兖豫两地的安危之时,北面的袁绍再次传来消息。

    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八月,大将军袁绍已经掌控了四州之地。

    但是境内还有两股力量在不断骚动,扰乱袁绍未来的布局。

    一股便是曾经想要联手黄巾军的黑山军,一直徘徊在太行山附近,领军之人便是张燕。

    另一股乃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,他借助着当初前来与黑山军联手而逃过了袁绍的攻击,如今便与黑山军一道,在冀州和并州附近游走。

    袁绍对这两股人马十分头疼,将来若是南下取曹操,这两股人马便是不定时炸弹,随时都会背后一击。

    所以想要南下,袁绍就必须先安内。

    于是,他将目光投到了并州方向,北面的匈奴屠各部落。

    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,来给张燕和公孙续最后一击。

    或许这是袁家的习惯,也或许是袁氏家族的特色,面对难以破解的困境,便会想要引入其他势力,以搅乱当前战局。

    他们也不会想着失去掌控,如同董卓一般,只会考虑能解决眼前的问题。

    联合匈奴屠各部落面对袁绍的诱惑,也没有犹豫。

    八月中旬,袁绍亲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