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64章 终究错付了

第164章 终究错付了(1/2)

    曹操对于刘备的担忧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刘备当前的实力虽然不咋地,但过去刘备做过的事件件让曹操佩服。

    三千精兵救北海,千余人马救徐州,借助名声拉赞助,凭借口碑接州牧。

    虽然最终是四处依附,到处投靠。

    但其坚韧不拔,屹立不倒,还始终有关羽、张飞、简雍、孙乾、糜竺等人誓死追随,足以让人敬佩。

    换成是其他诸侯,稍有半点松懈,定然半路放弃,亦或是依附在强大的诸侯身边,甘愿成为一名马前卒。

    刘备没有,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。

    他平时很少说话,对下人又很好,不会轻易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,又善于结交豪杰,很多年轻人都会选择依附他。

    就这一点,让曹操始终自叹不如。

    所以曹操在对刘备十分友好的前提下,依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,完全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   不过老刘家似乎先天圣体,天生免疫鸿门宴。

    不管是曹操的煮酒论英雄,还是后期孙刘联盟后单人过江,数次鸿门宴都没有把刘备怎么样。

    反倒是让刘备一次又一次的成长。

    话说董承在刘备那里没有得到回应,并没有轻易放弃,而是找到了偏将军王子服。

    董承还是很会挑选人的。

    他与王子服的关系,只能说一般,并没有好到亲密的程度。

    董承所在的权力圈子里,并没有王子服的位置。

    那董承为何会找到偏将军王子服呢?

    因为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。

    王子服与董承一样,都是在暗地里反对曹操的人物。

    董承虽然位高权重,但在许县城中实际掌控兵权的人并没有他。

    王子服恰好有一定的兵权,又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,所以是董承最好的第二选择。

    如今也没有更好的人选,夺取朝廷权力又刻不容缓,所以董承只能赌一把。

    他找到王子服,亮出天子诏书,对他说:“郭汜曾以几百兵力击败李傕数万人,所以就看你与我是否同心了!昔日吕不韦依靠子楚之后得以富贵,如今你我也是这个情况。”

    王子服连忙推辞:“我惊恐而不敢当,且兵力不足。”

    王子服的话让董承看到了希望。

    若是他压根没有推翻曹操的想法,或者是已经站在曹操一边,当董承亮出诏书那一刻便会被拿下,而不是如此辩解不敢。

    敢推脱,定然是留有余地。

    董承乘胜追击,回应说:“若成功杀死曹操,就能得到他现成的兵力,还怕不够吗?”

    王子服来回踱步,思索良久。

    董承耐心等待。

    他从王子服的表情上看得出,王子服已经被说动。

    果然,王子服转身便问:“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?”

    董承答道:“长水校尉种辑、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。”

    见还有两位一道,王子服便下了决定。

    “先前怀疑国舅的用心,实属王某不该,既然天子下诏,臣岂能不应。”

    双方一拍即合,当即初步谋定。

    面对强大对手,董承的执着确实令人佩服,也很容易理解。

    曹操将董承边缘化,把汉献帝宫廷宿卫全部换成了曹家人,接着来了招釜底抽薪,让自己的心腹谋士荀彧出任侍中、尚书令。

    从那一刻起,注定会有一场风雨要降临许县。

    毕竟按照东汉的架构,尚书令有着处理奏章并传达皇帝命令的重要职能。

    曹操此举已经彻底架空了汉献帝,将权力全部集中到自己手上。

    历史上有句话:“权归曹氏,天子总己,百官备员而已。”

    掀起这场风雨的不是董承,也会有其他人。

    另一边,袁术的仲氏帝国逐渐走到了尽头,濒临崩溃。

    先前的众叛亲离,让袁术不仅地盘锐减,连手中的兵力也急速减少。

    加上与曹操、吕布等周边人员的对决当中,一而再,再而三的失利,使得原本势力雄厚的家底快速消败。

    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淮南天灾。

    数十年不遇的旱灾,几个月都没有下雨。饥民遍地,死者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别说百姓了,袁术自己也没有好的生活。

    这时,他想到了两个人,便是先前离他而去的雷薄和陈兰。

    二人躲在潜山中,似乎日子过得不错。

    于是,袁术当即动身前往潜山,与二人交涉。

    但雷薄和陈兰二人何其精明,当初离开袁术就是看到了袁术的衰败已成定势,如今袁术前来投靠,他们不仅捞不到半点好处,还会成为其他诸侯的围攻对象,所以直接拒绝了袁术。

    袁术臭骂二人不识抬举,好歹他也是皇帝。

    可骂归骂,再臭的话也无法让雷薄和陈兰二人改变主意。

 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