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50章 二征张绣

第150章 二征张绣(1/2)

    袁术对陈国的动手动脚,让朝廷损失了一员封疆大吏和治国理政的能手,同时也给曹操创造了一个机会,能够彻底解决豫州的问题,将豫州纳入自己版图的机会。

    面对强大的曹操,袁术不得不撤军,任由曹操蚕食。

    到建安二年(公元197年)十月,大军经过近一个月的推进,曹操已经彻底掌控了豫州,势力范围也已经覆盖兖州和豫州两地。

    而南面的袁术,此时已经毫无还手之力。

    一方面四面环强敌,东面的吕布他打不过,南面的小霸王孙策他无力抵抗,北面的曹操就更不用说了,根本不是对手,只能蜷缩在江淮地带苟延残喘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压垮袁术了最后一根稻草,还是粮食。

    就像当初曹操被吕布偷袭兖州陷入巨大困境一样,粮草的缺失足以击垮一个诸侯。

    建安二年,袁术统治的江淮地区发生了极为罕见的旱灾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何袁术要向陈国借粮。

    江淮一带的百姓已经无粮可吃,周边的草木树皮已是他们口中的美食。

    连袁术军中的将士都处于饥饿难耐的状态。

    袁术统治的地盘中,很多地方出现了渺无人烟、人迹罕至的区域,大军中也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。

    很快江淮一带就出现了一种声音,说这次旱灾是袁术逆天行事,篡汉自立的报应。

    声音的来源已经无法追溯,或许是某个诸侯的某个计策,为了扰乱袁术的政治根基,也或许是天意,对于动乱的东汉末年一种惩戒。

    这声音对袁术的自信心打击甚大,军队气势十分低落。

    陈简、雷簿见形势不妙,便伺机叛变,掠夺粮草之后跑到潜山。

    这令原本就已经处于困境的袁术雪上加霜。

    袁术也无力追击,只能放任二人自由。

    沛国国相舒邵实在不忍心看到百姓如此,便劝袁术开仓放粮。

    袁术听后大怒,说大军都没有粮食吃,如何来的开仓?

    于是下令将舒邵问斩。

    舒邵不卑不亢,说,他知道要死,但必须这么做,能用他的生命换回百姓的生存。

    袁术很是感动,虽然对舒邵十分敬佩,但他却说,先生以身入局,却将他袁术置于了道德的最低点,怎么能这样呢。

    舒邵没有计较。

    同时,袁术想要说服金尚和徐璆出任三公。

    二人都是朝廷任命的高官,虽然先前与袁术有过合作,但袁术称帝已经让他们对袁术产生厌恶,自然不会同意的请求。

    袁术不敢强迫。

    金尚思来想去,决定谋划逃回朝廷,可惜事情败露而被袁术杀害。

    倒是徐璆得以保全,后续还给曹操送上了一件宝贝,顶级宝贝。

    话说曹操拿下豫州之后,兵锋正盛,士气大涨,便将目光再次放到了宛城方向。

    同年十一月中旬,大军调转方向,从陈国回来仅仅休整了数日,就出兵西南方向。

    月末,曹操大军进至宛城。

    一切出乎曹操的预料,宛城乃南阳重要城池,张绣居然没有派人员驻扎。

    宛城的守军见曹操亲自率军前来,没有一丝抵抗,直接出城投降。

    同年十二月,曹操大军进驻宛城。

    曹操回到了阔别十个月的伤心之地,触目望去,一切都没有变化,变化的唯独是他自己身边之人。

    冬日寒风卷着鹅毛大雪飘落,曹操甩了甩披风,跨在新的战马上,从宛城的东门一路走到了西门,又绕道南门,一直走到了北门。

    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曹操在视察城防工作,毕竟此刻张绣驻扎穰县就在不远处,随时都有可能来攻。

    唯独曹操身边的亲信寥寥数人,知道曹操在为往事感触。

    曹操在宛城里只待了不过半个月,便再次将目光投放到更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张绣屯兵的穰县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眼前一切的顺风顺水反而曹操有些警惕,毕竟上一次就在宛城放松吃的亏。

    郭嘉看出了曹操的心境,便建议曹操暂且不可进攻穰县。

    曹操疑惑地问:“不知奉孝有何见解?”

    郭嘉指了指宛城的东南方向,自信地回道:“张绣之所以没有驻扎宛城,是因为其与刘表联手,穰县距离襄阳更近,双方也更容易相互支援。而且刘表派部将邓济驻扎在东南面的湖阳,与穰县正好互成犄角,若是不先拿下湖阳,穰县难以攻取。”

    曹操顺着郭嘉的手望向东南方向,凝重地眼神停顿了片刻,又问:“奉孝有何妙计?”

    郭嘉再次回道:“刘表虽与张绣联手,但二人互相防范,邓济并不礼遇张绣。主公只需要选一个大雪天的夜晚快马急近,邓济必定没有任何防备,湖阳可一举拿下。”

    曹操采纳郭嘉建议。

    十二月底,曹操命于禁和曹仁各自领军,趁着大雪夜晚突袭湖阳,自己亲帅大军紧随其后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