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曹操那些事 > 第142章 一炮害三贤(上)

第142章 一炮害三贤(上)(1/2)

    话说曹操接纳了张绣的投降,百无聊赖之际,便向曹安民透露想要放松放松。

    常年征战在外,这点需求难免的,也很正常。

    二人便在宛城四处闲逛,恰好撞见外出采购东西的张济遗孀邹氏。

    邹氏貌美如花,皮肤白皙嫩滑,曹操不愧是具备魏武遗风的男子,看得痴了迷。

    当晚,曹操便命人请来此女子,问清其来路,得知其乃张济遗孀,倒是对其敬重不少。

    毕竟张济乃有名的将军,曹操也颇有耳闻。

    如今既然在宛城相见,曹操便提出要纳邹氏为妾,以解其相思之苦。

    随后便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:

    吾为夫人故,特纳张绣之降,不然灭族矣!

    邹氏心存张绣等人安危,半推半就,陪伴了曹操一夜。

    曹操的初衷其实是好的,除了曹操确实有纳败家之妻的习惯外,这也是中原地带惯用的拉拢败将部下的手法,以示对其的尊重。

    只可惜西凉的观念有些不同,这个做法却触怒了张绣。

    张绣认为,邹氏是他的婶婶,其叔叔张济刚走不久,曹操这样的行为是对张绣家族的羞辱。

    曹操自己舒服了,如愿以偿,却让整个张绣部下的西凉大军出现了尊严受损,怒气渐升。

    然而曹操并没有察觉。

    他还在继续着自己收拢张绣部将的计划。

    另一个切入点,便是张绣麾下“力能负五百斤,日行七百里”的猛将胡车儿。

    曹操对其勇猛赞赏有加,私下赏赐重金。

    这一举动,实际上是想要给其他投降部将一个暗示,表示有才之人他曹操定然会重用。

    但张绣是个敏感之人,在他眼里,曹操此举无异于暗中培植刺客,加之降军本就人心不稳,此举直接引发其“太祖诱焉,将危己”的恐慌。

    一时间张绣有些不知所措,担心曹操会对自己下手。

    其谋士贾诩敏锐地察觉到了张绣的不安,说曹操对邹氏乃羞辱,对胡车儿乃收买,意在图谋张绣,气得张绣直呼要杀曹操。

    贾诩顺势建议张绣暗中反叛。

    张绣再次惊讶地看着贾诩,似乎在问,先前不是你让他投降的呀,说打不过曹操的,不如投降来得实际,能保住性命,还有荣华富贵。

    现在怎么一念转变就说要反叛了,难道只过了数日,力量悬殊发生的转变?

    贾诩猜透了张绣的为难,便给他出了两条计谋。

    他说:“将军现在名义上已经投降了曹操,而且也喝过了酒,面上可以表现懦弱一些,暗中则将大军穿插到曹操大营边上。届时突然袭击,曹操定然不会有防备。”

    “曹操向来谨慎,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?”

    贾诩笑道:“将军可如此说,冬融之际,雨水充足,如今大军屯在低洼之地,将士们容易产生问题,请求移到高一些,干燥一些的地方,曹操不会有所怀疑。另外,调动大营之时,将粮草辎重都搬过去,一来彰显将军对曹操的忠心,二来可以此为由,安排将士保护,并将兵器藏在粮草辎重当中。曹操自恃兵强马壮,必然不会防备。”

    张绣转念一想,觉得贾诩之计十分合理,当即就采纳。

    忽然又想到一个人,急忙再问贾诩。

    “曹操身边有一猛将,名为典韦。此人高大威猛,骁勇善战,寻常人近不了身。他时刻都伴随在曹操左右,我军想要突袭,他可是最大的阻碍。”

    贾诩回道:“将军不必担忧。曹操与胡车儿走动,想要与将军的部将打成一片,转变成他的部将。既然曹操心愿如此,将军可助曹操一臂之力,亲自面见胡车儿,说服其与典韦饮酒,而后取走典韦双戟,待将军突袭之时,领一队人马包围典韦所在的营地,使其无法出击,便可轻松拿下。”

    张绣哈哈大笑,从贾诩计谋。

    次日,他便找到曹操申请移动营寨之事。

    曹操果然十分谨慎,思索良久没有立刻答应。

    按照常理,张绣若是想要对曹操发起突袭,其大营必须要在曹操附近。

    是那种近在咫尺的地方,而不是有数百米距离那种。

    否则张绣一旦突袭,曹操身边那些将士早就反应过来,至少能把曹操保护起来。

    所以曹操对张绣想要搬到这么靠近自己的地方,多少会有一些猜疑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曹操再次召见邹氏,说起此事。

    邹氏顺势说,张绣本是一个老实人,行事也是按部就班,不会花里胡哨。

    曹操回想起白天张绣拜见他时态度十分谦卑,又是新降,加上自己对张绣的嫂嫂十分欢喜,便没有多想。

    第二天,曹操便同意了张绣的请求。

    张绣退出曹操营帐之时,嘴角压制不住地上扬。

    当天下午,张绣就安排将士迁移营地。

    一路上人马车辆众多,粮草辎重颇丰,都一车车运到了曹操大营边上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