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快穿:朕当皇帝的新流程 > 第126章 一身反骨的突厥赘婿13

第126章 一身反骨的突厥赘婿13(1/2)

    张善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,才算是彻底解决草原上的事。

    并于公元700年,正式登基称帝。

    国号是不变的,还是大唐!

    年号则是张善随便取的,名为锦绣。

    外面的事情处理完,自然就轮到国内的事情。

    得益于锦衣卫的强大能力,国内不说毫无波澜吧,也算是非同凡响。

    毫无波澜指的是,

    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反叛,结果除了权力的更迭之外,就祸害了河北这一个地方。

    波及范围比较小,对其他地方,并没有太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而且结束的速度太快,导致想要勤王的人,都还没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等转头想要出兵勤王的时候,突然发现战争已经打完,都不知道去勤谁,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一场战争打下来,人家越发的兵强马壮了。

    这就让人很难绷了。

    至于,非同凡响指的则是。

    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了,表示不承认张善继承的正统性。

    比较要脸一点的,会推举一位李唐皇子,那些不要脸的,直接就是自己当王。

    就在国内热闹非凡的时候,张善正在草原捅义父。

    等张善回到大唐境内,拿出势力地图,就发现屁股下面的帝国版图,凭空少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狄仁杰更是被提前气走了。

    好在武周的一大家子都还在,被沈练看管的很好,也可能是压根就没人打算来救。

    讲到这,就要说一下,张善名声的好处和坏处了。

    先说坏处,张善拜义父,又满草原捅义父的行为,令人极其不耻,骂声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要不是考虑到,张善确实是李唐皇室宗族,现在李唐也还没有玩完,一堆人都想去刨祖坟了。

    现在这山河破碎的锅,更是死死的扣在了张善头上,那真是比后世的安禄山,都要臭不可闻。

    再说好处,自然也是张善,这一路杀出来的名声,让所有藩镇都知道,这家伙能征善战,极其不好惹。

    这就让他的地盘,出奇的安稳,没有人想要来打主意。

    对于国内的这个情况,张善心里自然早有预计,更是有心为之。

    毕竟按常理来说,哪有刚抢了皇位,转头皇帝本人,就跑到草原上去了啊。

    怎么不得花好几年,安顿国内,稳定朝堂,打压异己的吗?

    现在这种情况,谁能忍住不反呢?

    所以,自然而然的,想造反的人纷纷造反了,不想造反的人,也纷纷出来站队了。

    而这就是张善想要的结果,这些人如果不造反,张善又哪里有理由动手抢他们呢?

    一环扣一环。

    对于张善来说,只有这个流程,是他最熟悉了,

    毕竟上一个身份刚抢过一遍,这次又能再来一遍了,属于是快乐加倍了。

    要说权谋,他只有点小机灵,但要说打仗,那就全是心眼了。

    只见张善二话不说,亲自挂帅,点齐兵马,

    对着那些节度使,世家豪族,地主乡绅,就推了过去。

    什么五姓七望,名门望族,黄巢杀过的人,张善都要提前杀一遍,就当是致敬了。

    从河东河北开始,接着转战扬州,接着南下江陵,西进川蜀,主打的就是一个都不能少。

    这是一次正义的行动,

    而正义的抢劫,是张善最喜欢干的事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系统资金也是与日俱增,

    事实证明,合理的平叛,永远比做生意来得快。

    整个平叛战争,打了不到两年的时间。

    如果从起兵反叛武周算起,到张善彻底坐稳皇位,整个战争过程,差不多有三年时间。

    702年

    张善回到了洛阳

    动乱彻底平息,各个节度使,不是献上了忠诚,就是献上了头颅。

    五姓七望无一例外的,献上了全家。

    张善第一次在物理上,击碎了士族门阀,

    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再次出现。

    他开始了改革,参考明朝的制度,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    首先是科举,相较于明朝不同的是,不再局限于儒学一家,而是借着自己穿越者的见识,广开言路,促进科技发展,发展生产力。

    其次是军队,废除了节度使制度,全面采用募兵制度,辅以屯田制度。

    再就是贸易,以货郎小店为依托,商通全国,并蔓延至整个西域。

    令张善足不出户,也能日进斗金。

    但受限于这个时期的白银,以及宝物产量,赚钱速度不如平叛来得快。

    官员制度上只是进行了部分优化,基本没怎么动。

    张善知道没有永远的王朝,他需要做的,只是完成任务,然后尽可能多的捞钱,再捞钱。

    时间逐渐流逝,在张善的统治下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