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乱世求生,打猎养活双胞胎 > 第3章 还叫姐夫呢?

第3章 还叫姐夫呢?(1/2)

    宋翠娥一惊,睁开眼,身子一扭从赵靖怀里出来,神色慌张跑出屋,道:“姐姐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换来粮食……”宋秀娥怯怯站在院里,满脸慌张,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。

    赵靖并不意外,各家口粮都很紧张,便是亲戚也未必换,更何况是晦气的灾星。

    “没事的,我去镇上买点。”赵靖安抚道。

    他记得家里还有件像样的冬衣,能当个一二百文。

    宋翠娥拦住道:“再过两个月天就冷了,没了它怎么行?”

    说着她拿过自己抱来的小包裹,伸手从里面摸出一根包银头铜簪,道:“这个还值些钱。”

    宋秀娥看见簪子,张了张嘴,似乎想说什么。

    “这簪子哪来的?”赵靖估摸着这根簪子能值一钱银子,这可是笔巨款。

    “我娘留下的。”宋翠娥把簪子塞到赵靖手里。

    宋秀娥眼眶微红,低声道:“是娘的嫁妆。”

    她们姐妹能保存到现在,自然是无比珍视的了。

    赵靖塞回给宋翠娥,蹙眉道:“既然是岳母的遗物,你们还是留着吧。”

    宋翠娥小声道:“我相信要是娘在,也不会舍不得的,姐夫快些去早些回。”

    赵靖拗不过两姐妹,攥紧簪子,心想晚些时候再赎回来就是了,以后赚了钱给两姐妹穿金戴银,补偿她们。

    “那我去了。”赵靖把簪子揣进怀里,拿起一个装粮食的布袋出了门。

    两姐妹把赵靖送出门去,宋秀娥这才注意到宋翠娥似乎哭过,她不敢问,只当没瞧见。

    赵靖迈开大步往镇上走,心里盘算着以后的日子。

    这根簪子差不多能换半个月的口粮,眼下最要命的是朝廷的人头税,想要通过常规手段在这么短时间赚那么多钱,几乎不可能。

    就在他思索着要如何赚钱时,忽然听到旁边有人道:“赵大郎,这是要去哪啊?”

    赵靖循声望去,是刘狗儿。

    他倚在门前,院里闪过他领来媳妇打扫的身影。

    看见赵靖腰间的布袋,刘狗儿随口道:“家里没粮了?”

    也不等赵靖答话,他又自顾自道:“嗯,一下多了两张嘴,也难怪。”

    赵靖懒得理他,提脚便走。

    刘狗儿见赵靖不理自己,越发来劲了,追上两步道:“赵大郎,你还不知道吧?”

    赵靖停下脚步,问道:“不知道什么?”

    见赵靖终于停下脚步,刘狗儿十分得意,道:“刚我听见刘五和他几个兄弟说,要弄你家房子哩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刘哥哥。”赵靖丢下这句话,继续朝村外走去。

    终于听到赵靖一声谢谢了,刘狗儿噘噘嘴十分满足。

    他望着赵靖远去的背影,啐道:“不就识几个大字?落魄的凤凰不如鸡,在我面前摆什么架子!”

    赵靖并不把刘五这种泼皮放在眼里。

    他所在的水溪沟紧挨着礼贤镇,三四里的路程,不一会便到了。

    “死当还是活当?”这年头当东西的多,当铺里的伙计都不正眼瞧人。

    “死当多少?活当多少?”赵靖问道。

    伙计拿起簪子瞥了瞥,随意道:“死当一百文,活当七十。”

    果不其然被压价了。

    就在赵靖犹豫时,伙计不耐烦道:“当不当啊?都到这个份上了,拿着一百文换口吃的吧。”

    “活当!”赵靖冷声道。

    伙计咦了一声,笑道:“小子,不是我给你泼冷水,这么多年了,我就没见过几个你这样能赎回去的。”

    赵靖反问道:“当不当?”

    伙计笑道:“算你小子有种。三个月内可以赎回,过了就是死当。这是契约,要我念给你听吗?”

    “不必。”赵靖看了一眼,夺过笔写上了自己大名。

    伙计哟了一声,道:“原来是个读书的,难怪有些儿傲气。这是你的七十文钱,数好了。”

    因连年战乱,粮食价格飙升,七十文钱连十斤大米都买不到。

    赵靖逛了几家粮食店,最后买了十斤粟,一筐十四五斤的小芋头,一番折腾,回到家时约莫下午三四点了。

    宋秀娥在院子里看见赵靖回来,忙小跑着迎上来,道:“我来拿。”

    赵靖怕她拿不住,一直背到屋门口才放下。

    “另一个呢?”

    宋秀娥打了水给赵靖洗脸,笑道:“去田里摘野菜了。”

    伺候赵靖洗了脸,宋秀娥见他袖口破了,便道:“姐夫坐下,我给你补补袖口。”

    她按着赵靖坐下,转身进屋拿了针线出来,半跪在赵靖脚边给他缝补。

    赵靖居高临下,见她领口里脖颈处一片雪白,真如滑腻的糕点一般。

    宋秀娥三两下补好了,一抬头撞上赵靖那直勾勾的视线,登时羞红了脸,低头要走。

    赵靖一把拉住她的手,笑道:“你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