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论客平日里就以口才出众、博古通今而闻名,在族中备受尊敬。他们或是白发苍苍、智慧过人的老者,或是年轻有为、思维敏捷的才俊。此刻,他们身着庄重的服饰,每一件衣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整理,彰显着他们对此次辩论的重视。他们怀揣着众人的期望,那期望如同沉甸甸的重担,压在他们的心头,但也给予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。他们满怀信心地来到李曹面前,脚步坚定而有力,眼神中透露出必胜的决心。
论客们站定后,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。其中一位论客率先向前迈出一步,清了清嗓子,开始引经据典,声情并茂地阐述着薰华的身份特殊,应该从轻发落的理由。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,仿佛在讲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。他提到姬姓一族在虞朝的悠久历史,那是一部充满荣耀与辉煌的史诗,姬姓族人在朝堂上出谋划策,为虞朝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;他还讲述了薰鬻族为守护边疆立下的赫赫战功,薰鬻族的勇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,用生命扞卫着虞朝的领土安全。他强调薰华作为两族的后代,肩负着传承和延续两族荣耀的神圣使命。为了增强说服力,他还列举了古代一些类似身份的人犯罪后从轻处理的案例,试图以此说服李曹。
其他论客也纷纷附和,你一言我一语,滔滔不绝,仿佛要将所有能想到的理由都一股脑儿地说出来。他们的话语如同连珠炮一般,一个接着一个,希望能够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。他们时而慷慨激昂,时而低声细语,表情丰富多样,时而皱眉思考,时而眼神坚定。他们的双手也随着话语的节奏不停地挥动着,似乎想要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自己的说服力。
然而,李曹可不是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。他也是一个才华横溢、能言善辩之人,自幼就对君子国的法律进行了深入研究,有着深刻的理解。他就像一座沉稳的大山,静静地听着论客们的发言,眼神专注而冷静,仿佛在仔细剖析每一个观点。他时不时地微微点头,似乎在思考着对方的观点,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却透露出一丝自信。
当论客们终于停下滔滔不绝的讲述后,李曹微微一笑,那笑容中带着一丝从容和自信。他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,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,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房间中央。他先是从君子国法律的制定初衷和意义讲起,声音平和而沉稳,但却充满了力量。他阐述了法律对于维护国家秩序、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性,就像一栋高楼大厦需要坚实的地基一样,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法律的保障。他指出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不能因为身份特殊就区别对待,否则法律将失去公信力,国家也将陷入混乱,就如同失去了航向的船只,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。
针对论客们提出的古代案例,李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反驳。他指出,时代不同,情况也不同,君子国的法律是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人民的需求制定的,必须严格执行。每一条法律条文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,是最适合君子国发展的准则。他还强调,薰华的罪行证据确凿,他在君子国的集市上横冲直撞,肆意践踏摊位,抢夺百姓的财物,给君子国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。如果不依法惩处,无法向民众交代,也无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。
李曹凭借着自己卓越的辩论技巧和对法律的深刻理解,将姬姓族人和薰鬻族的论客们提出的观点一一驳倒。他的逻辑严密得如同一张无懈可击的大网,让论客们的观点无处遁形。论客们试图反驳,但在李曹强大的气场和精准的言辞面前,他们的反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。
众人听闻首场辩论失败的消息后,犹如遭受了一记沉重的闷棍,个个心有不甘。原本热闹的族中议事厅瞬间炸开了锅,人们的脸上写满了不服气,那神情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他们的愤怒与不满。他们迅速围聚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地激烈讨论着,声音中充满了愤懑与不甘,仿佛要把心中的怒火全部倾泻出来。
“就这么认输,绝不可能!”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气得吹胡子瞪眼,他双手用力地挥舞着,宽大的衣袖随风飘动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,大声喊道,“我们姬姓族和薰鬻族向来不屈于人下,在虞朝的历史长河中,我们两族为这片土地立下了赫赫战功,怎能让这小小的君子国如此嚣张!他们这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,我们绝不能咽下这口气!”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,激起了众人心中的千层浪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对,再找更多厉害的论客,一定要为薰华讨回公道!”人群中有人大声附和着,情绪愈发激动。大家纷纷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,仿佛已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。于是,一场为了挽救薰华命运的行动迅速展开。
族人们翻山越岭,不辞辛劳地走遍了各个角落。他们有的踏入了幽深的山林,那里云雾缭绕,宛如仙境。他们在山林中寻找那些深居简出、学识渊博的老儒。每找到一位老儒,族人们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