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君子国后,薰华惬意地坐在那装饰奢华的马车里。这马车乃是虞朝顶尖工匠的杰作,车身由纹理细腻的檀木打造,上面雕刻着精美的神兽图案,仿佛随时都会腾云驾雾而去;车篷是用柔软光滑的锦缎制成,绣着五彩斑斓的云霞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迷人的光彩。薰华慵懒地靠在柔软的坐垫上,一只手随意地搭在车窗上,缓缓撩起车帘,目光不经意地扫向街道。
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与虞朝截然不同的画面。街道上的人们都穿着朴素而整洁的衣服。男士们多是身着青布长袍,袖口与领口微微镶着白色的边儿,显得干净利落。他们走起路来步伐稳健,身姿挺拔,透着一股朴实的精气神。女士们则穿着淡蓝色或浅粉色的裙裳,头上简单地插着一根木簪,没有过多的装饰,却透露出一种自然的美。她们的举止优雅大方,说话轻声细语,脸上洋溢着平和的笑容,那笑容仿佛是春日里温暖的阳光,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与安心。
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,拄着拐杖,脚步虽慢却沉稳,每一步都仿佛蕴含着岁月的智慧。他们的眼神中透着慈祥与宽容,对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报以善意的微笑。还是天真无邪的小孩,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,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,都举止文雅,相互礼让。在路口相遇时,他们会微微侧身,做出请对方先行的手势,动作自然而真诚;在狭窄的小道上,也会主动停下脚步,让他人先过,没有丝毫的犹豫和争抢。
在市场上,交易的场景更是让薰华大为震惊。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,收低价。一位卖布的老板,正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着自己的布料。他拿起一匹布,轻轻展开,让阳光透过布料,展示出布料的质地:“客官,您看这布,质地紧密,染色均匀,是我店里最好的一批了,您给个成本价就行。这布啊,做衣裳耐穿又好看,您买回去绝对不亏。”而买主却不乐意了,坚持要拿次等货,付高价。他指着另一匹布说:“老板,我看这次等的布就挺适合我,您这上等布留着卖给更需要的人,我得多给您点钱,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。我就是做点小活计,用这次等布就行。”双方推让了许久,言辞间充满了真诚与善意。最后在一番友好的协商下才达成交易,整个过程和谐而愉快。
这种独特而和谐的交易场景,在薰华的认知里是从未有过的。在虞朝,人们为了利益争得头破血流是常有的事。市场上充斥着尔虞我诈,商人总是想尽办法以次充好,抬高价格;顾客则是绞尽脑汁地压价,甚至不惜争吵打骂。哪有这般互相谦让的道理。他的眉头不禁微微皱起,脸色阴沉下来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和不屑,暗自嘀咕道:“这算什么事儿,放着便宜不占,这不是傻吗?一群没见识的家伙,不懂利益的重要。”
薰华开始在君子国四处游览,他首先参观了君子国的宫殿。远远望去,宫殿没有虞朝宫殿那般奢华气派。虞朝的宫殿金碧辉煌,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,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照亮;楼阁高耸入云,仿佛要直插云霄,彰显着无上的威严和权势。而君子国的宫殿却充满了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气息,像是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睿智的老者。宫殿的建筑风格简洁大方,每一根柱子都粗壮而挺拔,仿佛在默默支撑着历史的重量。柱子上的纹理清晰可见,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,记录着宫殿的兴衰变迁。每一片瓦都排列得整整齐齐,像是岁月的拼图,诉说着过往的故事。
走进宫殿内部,墙壁上挂着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。画中或是山水,青山绿水,云雾缭绕,仿佛让人置身于仙境之中;或是花鸟,鸟儿展翅欲飞,花朵娇艳欲滴,透着一种生机与活力。都透着一种宁静与悠远。薰华在宫殿里漫步,手指轻轻划过柱子上的纹理,心中竟有了一丝触动。那纹理粗糙而真实,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与虞朝宫殿截然不同的厚重感。但这触动很快就被他内心的傲慢所掩盖。他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,心想:“这破地方,再怎么古朴也比不上虞朝的奢华。”
他还去了学校,刚走到学校门口,就听到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。那声音整齐而洪亮,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乐章,充满了朝气与希望。他悄悄地走进教室,看到孩子们在认真地学习礼仪和知识。他们坐姿端正,眼睛紧紧地盯着书本,眼神专注而坚定。老师在讲台上耐心地讲解着,声音清晰而温和,孩子们不时地点头,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。薰华看着这一幕,心中感到十分新奇。在虞朝的学校里,学生们常常为了争夺老师的关注而吵闹不休,课堂上总是一片混乱。哪有这般专注和认真。他与君子国的人们交谈,发现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都非常高尚,言语中充满了谦逊和智慧。一位年轻人在与薰华交谈时,真诚地说:“我们君子国讲究的是与人为善,相互尊重,只有这样,社会才能和谐美好。大家都多为别人着想,日子才能越过越好。”薰华表面上微笑着点头回应,可心里却满是不以为然,他在心里冷哼一声:“说得好听,不过是些没用的大道理,在利益面前,这些都不堪一击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