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激烈地讨论着对策,气氛紧张而凝重。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被这热烈的争论点燃,变得滚烫起来。有人率先打破沉默,提议道:“咱们去打猎找些野物充饥吧。这荆山这么大,肯定有不少野兽,总能让咱们填饱肚子。”可话音刚落,就有人泼来一盆冷水:“这荆山虽大,但野兽也不是那么容易捕捉的。它们狡猾得很,咱们又没有专业的打猎工具,就算遇到了,也不一定能抓得住。而且打猎哪能解决长久的粮食问题,野兽又不是取之不尽的。”
又有人紧接着说:“那去采摘野果怎么样?山林里野果应该不少。”但马上就有人反驳道:“野果的数量有限,而且也不是四季都有。现在这个季节,能找到的野果本来就不多,根本不够咱们这么多人吃。等把周围的野果都摘完了,咱们又该何去何从?”大家争论不休,声音越来越大,每个人都涨红了脸,试图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。
就在大家争论得不可开交之时,一直默默思考的李董终于开口了。他眼神坚定,语气沉稳地提议道:“我们去寻找物资开辟农田,李斟正好可以指引兄弟姐妹们耕种。”他的声音不大,却如同一把重锤,在众人嘈杂的争论声中,清晰而有力地砸在每个人的心上。开辟农田,这似乎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方向,让大家在这黑暗的困境中,看到了一丝曙光。众人的争论声戛然而止,纷纷将目光投向李董,眼中满是期待和思索。
最终,他们的目光坚定起来,决定齐心协力,踏上一场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征程。
李董眉头紧锁,眼神却透着果敢,他说道:“附近的城镇可能有农具和种子,我们去交换一些吧。”他的声音虽然不大,却仿佛给大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他们听闻最近的城镇中有可以交换农具和种子的机会,便怀揣着期待与决心,踏上了前往城镇的道路。
荆山的山路崎岖蜿蜒,荆棘丛生。他们沿着狭窄的小路前行,脚下的石头时不时地硌得脚生疼。一路上,他们穿越山川田野,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幻与力量。清晨,山间弥漫着浓浓的雾气,他们在雾气中摸索着前进,潮湿的空气让他们的衣服都贴在了身上。他们相互搀扶着,小心翼翼地前行,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路边的深谷。中午,烈日高悬,炽热的阳光烤得大地发烫,汗水不停地从他们的额头滚落,湿透了衣衫。他们口干舌燥,嘴唇都干裂了,但没有一个人喊累,只是默默地继续前行。傍晚,山林中传来野兽的咆哮声,让他们的神经紧绷起来,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。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,握紧手中的武器,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。
终于,城镇出现在他们的眼前。城镇中热闹非凡,集市上人头攒动,各种商品琳琅满目。五彩斑斓的旗帜在风中飘扬,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。有卖漂亮布匹的,有卖精美首饰的,还有卖各种小吃的。他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,眼睛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的摊位,仔细地寻找着合适的农具和种子。
李彭自告奋勇,他走上前去,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,开始和摊主们协商。他耐心地向摊主们介绍着他们的情况,用诚恳的语气表达着自己的需求。遇到难缠的摊主,他也不生气,依然保持着礼貌和耐心,不断地争取着最好的交换条件。他说:“我们刚到荆山,没有粮食,急需这些农具和种子来耕种,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合适的价格。”有些摊主被他的真诚所打动,愿意和他们交换。
经过一番精心的挑选和耐心的协商,他们终于用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成功交换到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农具,有锋利的锄头、坚固的犁耙,还有饱满的种子,有稻谷、小麦、玉米等。这些农具和种子在他们眼中,就像是闪闪发光的宝贝,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李熊力气大,他主动承担起搬运的任务。他双手紧紧地握住农具和种子袋,咬着牙,一步一步地往回走。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,肩膀被压得生疼,但他没有喊一声累。他心里想着,只要能把这些东西带回去,大家就有希望种出粮食,就不用再饿肚子了。
带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获,他们回到了荆山他们刚建好的茅草屋附近。此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,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。天空中,火烧云绚丽多彩,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。
李斟是大家公认的种地能手,他开始指引兄弟姐妹们如何耕种。看着那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,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稍作休息后,他们便立刻投入到了耕种的工作中。他们先用锄头和犁耙翻耕土地,锄头高高举起,又重重落下,每一次挥动锄头,都凝聚着他们对丰收的渴望;每一次翻动泥土,都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。坚硬的泥土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松软,就像给大地做了一次深度按摩。他们的手上磨出了血泡,但他们顾不上疼痛,依然坚持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