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胤商枭 > 第212章 西域颜料引商机

第212章 西域颜料引商机(1/2)

    一晃数日过去。

    湖州城内的紧张气氛,随着时间的推移,非但没有减弱,反而愈演愈烈。

    杜淳安为了向高瑞,也为了向那位可能存在的高瑞“背后之人”表忠心,几乎是将整个湖州翻了个底朝天。

    锦绣盟在湖州的势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多个据点被连根拔起,许多外围成员被抓,核心成员也如惊弓之鸟,东躲西藏,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至于那批被劫的“贡品”丝绸,自然是如同石沉大海,杳无音讯。

    杜淳安每日愁眉苦脸,却也不敢有丝毫松懈,反而加大了搜查力度,一时间,湖州地面上的那些牛鬼蛇神,都夹起了尾巴做人。

    这日,湖州城西,一处名为“沁芳园”的雅致园林内,正举办着一场文人雅集。

    园内假山流水,曲径通幽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花木扶疏,暗香浮动。

    一群衣着光鲜的文人雅士,或三五成群,临流赋诗,或围坐一处,品茗论画,气氛倒是颇为风雅。

    高瑞今日也受邀在列。

    邀请他的人,自然是殷勤备至的杜淳安。

    这位杜知府,眼见搜查锦绣盟之事暂时陷入僵局,又怕高瑞不耐,便想着法子讨好。

    他知道高瑞年纪轻轻,却已是“钦赐皇商”,想来也不是那等只知铜臭的俗商,便特意安排了这场雅集。

    请来湖州城内有头有脸的文人墨客作陪,意图让高瑞感受一番湖州的“人文气息”,顺便也显摆一下自己并非只会查案的“武夫”。

    高瑞端坐于一处临水小榭之中,身旁是陪坐的杜淳安和几位当地名士。

    他神色淡然,品着香茗,听着众人高谈阔论,偶尔颔首微笑,并不多言。

    徐茂则恭敬地侍立其后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。

    “高大人,您看这沁芳园的景致如何?”

    杜淳安满脸堆笑,指着窗外的景色,殷勤地问道。

    高瑞微微颔首。

    “杜大人费心了,此地确实清幽雅致,令人心旷神怡。”

    “高大人喜欢就好,喜欢就好!”

    杜淳安搓着手,心中稍安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不远处的一座画亭内,忽然传来一声颇为遗憾的叹息。

    “唉!可惜,可惜啊!”

    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一位须发半白,身着儒衫,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者,正对着一幅刚刚铺开的画卷摇头叹息。

    “咦?那不是号称‘丹青圣手’的柳承源先生吗?”

    一位名士轻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柳先生何故叹息?莫非是对自己的新作不甚满意?”

    另一人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杜淳安见状,连忙对高瑞解释道:“高大人,这位柳承源先生,乃是我湖州乃至江南都有名的丹青大家,一手丹青出神入化,人称‘妙笔生花’。

    今日他似乎遇到什么难处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杜淳安便引着高瑞起身,朝画亭走去。

    “柳先生,因何事烦忧啊?”

    杜淳安朗声问道。

    画亭内的柳承源闻声抬起头,见到是知府大人和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,连忙拱手道:“见过杜大人,见过这位公子。”

    他目光落在高瑞身上,见其年纪轻轻,却被杜淳安如此礼遇,心中也是暗自称奇。

    “柳先生不必多礼。”

    高瑞淡然一笑,目光落在那画卷之上。

    画卷上描绘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佛国盛景,构图精妙,笔触细腻,只是……上面的色彩,似乎有些黯淡,缺少了几分神采。

    “柳先生此画,意境高远,笔法老道,已是难得的佳作了。”

    高瑞开口赞了一句。

    柳承源苦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公子过奖了。实不相瞒,老朽近日偶得一幅西域古壁画的临摹残卷,为其上历经百年而不褪的瑰丽色彩所震撼。心有所感,便想绘一幅相似意境之作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自己的画卷,叹道:“只可惜啊,老朽遍寻江南良品染料,也尝试了各种调配之法,却始终无法复制出那等鲜艳夺目、历久弥新的色彩。如今这画作,看似尚可,实则色泽浮躁,不出数年,便会黯淡失真,与那壁画上浑厚沉凝、流光溢彩的神韵相比,简直是云泥之别!”

    “哦?西域壁画之色,竟有如此神妙?”

    旁边一位文士闻言,不禁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“确是如此!”

    柳承源抚须道。

    “据说那壁画所用颜料,乃是西域特有之矿石与草木秘制而成,非中原可比。可惜,此等秘法早已失传,如今只能望画兴叹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皆是扼腕叹息。

    “若是能得此等不褪色的颜料,我江南的丝绸锦缎,岂非更能增添几分传世的光彩?”

    一位绸缎庄的东家忍不住插话道,眼中闪过一丝渴望。

    “谈何容易!莫说丝绸,便是丹青所用,亦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