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唐协律郎 > 0341 兴庆宫神龙

0341 兴庆宫神龙(1/2)

    自从搬入兴庆宫朝会起居以来,圣人的心情也肉眼可见的变得轻快愉悦起来,就连宫中侍员们因供奉得宜而受到褒扬奖赏的次数也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最初的新奇感也渐渐褪去,圣人的情绪也逐渐的恢复如常,不复再有额外的喜悦。

    而一些心思敏锐的侍者却又陆续发现,圣人每日处理完公务之后,时常会在傍晚时分来到勤政楼的东北角,站在殿廊下俯瞰整个沐浴在夕阳光辉下的兴庆宫,有的时候甚至长达一个多时辰。

    有的内官便忍不住暗自感叹圣人当真喜爱兴庆宫与龙池,不只昼夜起居于此,每天还要凭栏眺望良久。

    但也有人说风物只是死的,讲到禁苑风物之盛,兴庆宫既不如西内大明宫,更远逊东都洛阳诸宫苑。圣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睹物思人,看着兴庆宫中的景致回忆当年五王共居坊中的和乐情景。

    可是一些宫人在听到此类说法时却忍不住嗤之以鼻,原因则是自圣人履极、宁王等奏请设宅造苑以来,新造的兴庆宫景致已经完全不同于早年的隆庆坊,谈什么睹景思人!

    更何况,申王、岐王虽然不在了,但宁王、薛王却仍健在人间。圣人如果思忆兄弟,圣人何不将二王召之宫中相聚叙旧,而要一个人凭栏伤怀?

    所以真实的原因其实是,尽管几经扩建,但兴庆宫内建筑仍然远不及太极宫、大明宫这两大内内建筑巍峨丰富且壮观。

    尤其在龙池的东北、东南等区域,仍然存在着大片闲置的土地,这些地方仍未起造什么建筑,只能移植花木填充。

    然而这个说法同样不乏人持反对意见,若圣人仍然不满足于如今兴庆宫的构建规划,为何不直接下令再作增建?

    休言无用不足,且不说近年风调雨顺、天下大稔,单单内给事高力士所主持管理的诸州飞钱,每年就能供给内库近百万贯钱帛进项,自能大造楼宇殿堂,根本无需劳使宫外府库。

    因此圣人这一举动到底是何心思,诸内官们也都是暗中猜测议论,却莫衷一是、没有定论。

    圣人自是不知内官们对自己这下意识举动的深意猜度,就算知道了他也懒于解释。人心本就变幻难测,帝王之心则就更加的幽深复杂,有时候甚至就连圣人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的真实心意。

    兴庆宫北面是以兴庆殿为中心的朝会区,南面则是以勤政楼为中心的日常办公与起居区,朝会结束后,圣人就会返回勤政楼来批阅诸司奏章以及具体臣员的奏书。如果遇到需要作出指令的事情,则就自翰林院中召见待诏的侍臣官员面见口授事宜。

    这种大权独揽、天下尽在掌控的感觉自是非常好的,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偶尔感到枯燥厌烦。尤其是本来应该承担起承上启下责任的宰相们越来越多争执,使得许多事情都要进奏御案以待裁决,圣人也因此而颇感疲累。

    百司事程大同小异,近年并无重要的政令改革要推动进行。至于百官奏事,则主要就集中在越发喧闹的朝中人事纷扰上来,各个朝臣别管身处什么官位,对此都多有进言,各持一端,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圣人固然也想做出一些改变,但是眼下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思路,百官各怀心思的陈述并不能让他受到什么启发,只是越发增添了心中的烦闷。

    时间渐渐来到傍晚时分,御案上的奏章也越来越少了,正在这时候,有内官入内作拜道:“禀圣人,酉时将过,是否传令进膳?”

    圣人这时候抬起头来,也见到夕阳金辉洒满了勤政楼中,而他已经不知不觉批阅了一整个下午的奏章,这会儿也颇感疲累,看到案上剩下的都是一些低品官员的奏章,于是便准备停止办公,将剩余奏章发于中书门下酌情处置。

    可是当其又随手一翻进奏人员时,却发现张岱今日也有上奏。中书门下两省供奉官数量不少,真正让圣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不多,而张岱自然要算一个。

    此子除了进献元日贺表之外,新年以来便无所呈奏,如今又进一奏章,圣人自然也有些好奇他所言何事,于是便摆手示意内官暂退,自己又展开张岱的奏章浏览起来。

    “哈,燕公之孙置业畿内尚有忧困?”

    当看到张岱奏章中所言事例,圣人先是微微一笑,可是当其向下浏览,看到事情内情之后,神态顿时变得严肃起来:“一坊之地差额竟如此悬殊,谁人为之作价?究竟是为官括钱,还是贱卖官物!”

    张岱所举的京兆府这个事例实在对比太鲜明,以至于圣人对其后续那个有司估赃定价的建议都有些不甚关心。

    他先放下这一份奏章,然后便向下喊话道:“今日两人谁人在直?左拾遗张岱还在吗?”

    “禀圣人,崔左骑、徐右骑今日俱在直。另有中书舍人陈希烈、门下给事中刘彤、起居舍人韦述等……左拾遗张岱仍在翰林院中。”

    有侍臣匆匆入前进奏道,圣人闻言后,当即便吩咐道:“先召张岱入对。”

    说完这话后,圣人也从御床上站起身来,又循着习惯缓缓踱步来到勤政楼的东北处,望着龙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