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李二要疯,儿啊,这是朕的大唐? > 第92章 杀匪令(下)

第92章 杀匪令(下)(1/2)

    次日。

    长安立政殿

    李二喝着茶水,有些蹙眉,李恪一行遇袭一事,自己已和众武将商量,对于这次袭杀蜀王的贼子有些头疼。

    皆因海盗已跑入大海,想打海盗,先问问你有没有战舰?

    杀手必定和世家有关,李二虽然愤怒,但也需要时间探查到底是哪个或哪几个世家,总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一通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独松岭的盗匪反而是容易的,为难的是,谁来领军的问题,须知此前三次围剿皆是失败,未尝不是与领军将领轻敌有关。

    大唐此时满朝的将军们大多数都是马背悍将,对于南方的山地和河流地形,熟悉的却少,当年大唐平定南方用的是李孝恭和李靖,总不能让他们俩去吧,其他人总感觉差了一些。

    还要惦量着一个个人选时,王福进来了,递给了李二一个纸条,“陛下,百骑司送来的。”

    李二打开一看,上面正是写着杀匪令的内容。

    大概意思是:德清官府颁发杀匪令,言明无论何人或是何种势力,只要杀一名独松岭的盗匪,由德清官府确认后,便可领取赏银二十两。据说赏银由蜀王殿下提供。

    什么,花钱杀匪?这是什么脑洞想法,这是恪儿想出来的?

    这也能行?李二顿时一阵纠结。

    “你看看。”李二实在想听听别人的想法。

    王福能当上内侍总管,自是有本事的,但看了纸条上的内容后,却也是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见李二看着他,想了想,说道:“这个。。。这个,史上好像只有武悼天王这么干过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杀胡令?”李二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”

    武悼天王便是五胡乱华时的冉闵,正是他发了杀胡令,以民族大义和悬赏激励汉人对胡人进行杀戮。

    而史上也正是这位武悼天王的杀胡令,保住了汉人在华夏的血脉,生活在后世的汉人都应该感谢这位武悼天王。

    这是学习武悼天王?李二想了想,不禁笑道:“胡说,武悼天王是乃我汉人的英雄豪杰,这小子这个杀匪令只是学了些皮毛罢了,感觉他纯粹拿钱砸人。”

    王福听了嘿嘿一乐,“陛下,说是拿钱砸人也没错,二十两银子要是换成铜钱足足一百二十多斤,这么重的铜砸下去或许真能砸死个人。”

    李二听了一愣,顿时哈哈大笑起来,心中郁闷稍解。

    只是想到杀一个盗匪就要花二十两银子时,李二又心疼起来,唉,这小子太能花钱了,这要花多少银子啊,难道是差点被杀,激怒了他,让他有些不计代价报复。

    罢了,他想用他的方式报复,朝廷就暂时不派遣兵马过去了。

    ---我是分割线---

    在德清休息一日后,李恪带着众人乘船晃晃悠悠地前往杭州。

    李恪船队到杭州时,孙九等掌柜已带着人前来迎接李恪一行,从信中他知道李恪一行有大量伤员,这明显是被袭杀,发生战斗了。

    知道李恪此时脾气恐怕不太好,小心地把众人带入杭州天然居。

    天然居在杭州只有一个酒楼,是李孝恭提供的,面积甚大,估计有长安天然居的两个大小了,但也住不下李恪一行一千多人。

    其中一些人便住进旁边租来的酒楼。

    李恪来到杭州,杭州刺史袁兴业马上就知道了。

    袁兴业虽是世家中人,却是李孝恭旧部,知道蜀王和李孝恭等武将们交往的一些消息,便以看望伤兵为由,带着大量刀伤外敷药物,来到天然居看望蜀王。

    袁兴业见到李恪坐在会客厅,连忙施礼:“下官杭州刺史袁兴业,闻听蜀王殿下受到贼人袭击,特来看望,并看看有否需要下官做的?”

    李恪见此人年约四旬,颌下三络长须,听李崇义说过,乃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将。

    “袁刺史客气,请坐。”李恪回了一礼,招呼袁兴业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二人从长安聊到江南,再聊到岭南,说是前些时日,岭南冯家已从杭州港乘船回广州了。

    李恪听了点点头,诶,自己这次本来还想着是不是能去广州看看,只是现在伤员众多,广州看来是不要想了。

    袁兴业又提及本次李恪一行受袭事件,提到德清州刺史发布的杀匪令时,却是说道:“蜀王好气魄,独松岭盗匪的好日子到头了。”

    李恪虽然一力推动这个杀匪令,但心中也对是否有作用持怀疑态度,不由问道:

    “袁刺史以为杀匪令会有用?”

    “必然有用。”袁兴业不由得一抚长须,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嘿嘿,毕竟人心思定,本来前些年杜伏威那个义子王雄诞还在时,他们做事还有些分寸,独松岭盗匪并不劫掠百姓,抢劫商旅也不杀人害命。

    但王雄诞故去后,他们选出的这个什么新首领,听闻姓何,做事却是毫无底线,天目山周边百姓苦其久矣,本来江湖上众多帮派、不良人准备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