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明末: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> 第150章 新生入学

第150章 新生入学(2/2)

上没有男丁,也没有克难军功,按农会规定,需缴纳五钱,可欠缴的。”

    崔守贞这才恍然明白,原来前面那妇女,男人曾是社兵,是为了保护村民死在贼寇手里的。

    她想起夜宿黄河边的那夜,心里念道,这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“我实缴。”

    姜玉凤正式成为了杨家庄小学生。

    杨招弟和李登第两人在这里坐了一天,共招了五十多人,勉强够一个班。

    各村民不想让孩子能写会算的吗?

    不是,而是束修太贵。

    来报名的,大多是双双入厂做工的本县村民。

    只有极少数外来安置的村民带孩子来入学。

    对于大多数的贫民,五钱银子和看不见摸不着的‘以后’,大多还是选择五钱银子。

    因为眼下已是九月中旬,村民心里只有一件大事,就是过冬。

    五钱银子如果用来买煤球,能烧半年。

    还需多买些棉被和棉布,为一家人添置冬衣。

    冬天粮价一定上涨,手里有钱,心里才不慌。

    而且大多外来的村民已失地,心里根本没有安全感,唯一的安全感,就是手里存下的银子。

    杨招弟摸着自己幼时偷学时依靠的木窗,看着院内已比幼时记忆中粗壮许多的枣树,感叹万千。

    小时候的自己,一直被当男孩养,和邻里的男孩们厮闹,直到他们一一被家里送入这里,才明白男女之别。

    在爷和爹的苛责谩骂之下,她更是心生叛逆,不服气,在学堂窗后偷听先生讲课。

    哄骗男童教自己识字,初心也只是为了证明自己,虽然是女孩,也能学会。

    但不想突然有了农会以后,自己的命运扶摇直上,误打误撞被黄必昌招入总务堂,又被周会长提调到报社当记实,如今又回来这里,当了校长。

    正如周会长所说,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
    杨招弟站在讲台上,看着下面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。

    年龄不同,最小的七岁,最大的有十四岁。

    性别不同,有男孩,有女孩。

    户籍不同,有本县村民,也有外民。

    有熟识的孩子在左右打闹,有的畏畏缩缩茫然端坐在桌前,有的托着下巴望向窗外。

    杨招弟重重敲了敲桌子:“都给我闭嘴!坐好!”

    众孩童吓了一跳,赶忙老实端坐,看着眼前这个凶恶的女先生道:“现在我开始教学堂礼仪……”

    杨招弟在为新入学的孩童训话时,高贞宜早早赶回家里,听到爹娘在辩解。

    “柏奎,你也知道,俺儿子本月初二刚没的,他这丁户都没了,怎么服役?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