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广孝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“陛下愿意给贫僧施展抱负的机会,贫僧也愿意为陛下效力。”
对于可能会身死倭国,姚广孝没有半点恐惧,他甚至非常的激动。
以身入局,名扬千古,也不枉世上来一遭。
【师父真是一个理想至上的人。】
朱雄英以前光看文字和影视上表现出来的姚广孝,觉得他确实是个奇人怪僧。
真实接触过才知道,道衍法师的种种矛盾性格,凝聚出来的是一个内心纯粹的人。
朱元璋连连点头:“好,咱就喜欢你这种有话直说的能臣,咱答应让你当乖孙的师父,也同意你当汉使东渡,咱颁布了禁海令,到时候你就跟着老四一起出海,再想法子借商船前往倭国吧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姚广孝长舒了一口气,看向他的乖徒儿。
“小殿下,等贫僧东渡归来,应证贫僧所学所思,定会倾囊相授。”
要是万一死在倭国,逢年过节有小殿下给他上炷香,也能含笑九泉了。
是的。
姚广孝没有十足的把握,能够东渡归来。
但有些事必须有人要去冒险尝试,以一己之身,换万千将士的性命付出,在他看来,是值得的。
【唉!】
朱雄英呶着嘴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朱标生怕英儿忧思忧虑,姚广孝真的死在倭国,让英儿有心理负担,他连忙出声解释。
“父皇,其实儿臣带道衍法师来东宫,就是因为他说想要东渡。”
所以,没有英儿拜师这件事,姚广孝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,还是会冒险一试。
朱雄英顿时双眼放光,一脸敬佩地看着姚广孝。
【不愧是我选中的师父,有勇有谋!】
【师父能跟着四叔,仅凭八百兵马打开南京城门,现在有整个大明海军做靠山,还怕不能马踏倭国赏樱花吗?】
提起奉天靖难,朱元璋脸上的笑意稍减。
在姚广孝没有凭实际行动,证明忠于大明之前。
朱元璋觉得这个人,还是减少在自己面前露脸的机会比较好。
“道衍法师,你此去倭国,需要准备什么,给你想联合的部落送什么礼物,就跟老四说,老四有钱。”
“谢陛下。”
姚广孝其实想说他送的礼物很简单,花不了多少钱。
但他敏锐地察觉到,陛下虽然对他的计谋颇为称赞,可对他这个人,似乎颇有意见。
或许是误会他,是想靠攀附权贵,来获得权力与地位,对他还没有十足的信任。
因此,他也没有累赘,说明他想要的东西,反正事后自会有燕王殿下告知。
“那么贫僧,就此别过了。”
姚广孝朝着朱雄英挤出一抹生硬的笑容。
“小殿下,后会有期。”
他生性不爱笑。
可面对第一次相见,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的小殿下,姚广孝决定破一次例。
朱雄英笑不出来,只能张开双臂。
“师父,抱抱!”
姚广孝也想抱一抱这个讨喜的小殿下,多接触一下,看看小殿下到底是哪路神仙转世。
但看到陛下那警惕的眼神,还是因此作罢。
“师父身上脏,下次再抱吧。”
等下次他再进皇宫时,一定会载誉而归。
朱元璋见姚广孝并没有因为乖孙的看重而自恃甚高,心下又多了几分满意。
“标儿,你等会儿差礼部,让牛谅悄悄地给道衍法师发一份使者文书,再亲自给他挑几个武功好的、精通倭语的,陪他一起去倭国。”
自从上次在兵部,查到倭国派了不少细作,潜入京城,朱元璋便重点关注了此事。
后来锦衣卫顺藤摸瓜,发现应天府境内还有多地,也有倭国细作活动的身影,逮住几个拷打了一番,又在他们的行李里,发现了以倭国部落文字书写的记录,才知道他们是打着经商和学习的旗号,特意搜集大明各地百姓们的文化习俗,还专门做了分类,哪块区域的大明百姓有什么喜好,性情如何。
联系到乖孙说的,这些倭人会在后世,攻占中原的事,便知道这些人从很久之前,就为此做了许多的准备。
因此,朱元璋特意让毛骧,选拔了一些能说倭语的,专门训练他们学习倭语和文字,这样查找倭国细作会更方便。
这会儿正好派上了用场!
“是,父皇。”
朱标领命,看了眼依依不舍的英儿,还是先带着姚广孝离开了皇宫。
他知道英儿还想和这位黑衣宰相聊几句,促进一下师徒感情,只是此去倭国,还有许多事情要准备,而四弟他们的神机营,作为先发的前锋军队,再有半个月就要离京了,姚广孝要跟着四弟一起上船,留给大家准备的时间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