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明皇孙: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> 第494章 是杀,还是留?

第494章 是杀,还是留?(1/2)

    朱标没想到,眼前的这个僧人,履历居然如此的丰富。

    确实是个人才。

    可奇怪的是,英儿好像没有反应。

    朱标认为,可能是姚广孝这个人物,今日没有遇见他与四弟的话,应该早已出了城门,前往别处,不应该在此时出现在东宫,所以英儿还需要更多的情报,来确认此人是谁,有何成就。

    于是,他脸上带着笑容,继续寒暄。

    “道衍法师除了学习过阴阳术师,还有什么其他的成……”

    话还没说完,朱标眉头一皱,用手指不着痕迹地摁了摁自己对着英儿那一边的耳朵。

    姚广孝敏锐的发现这一幕,不解的问。

    “殿下想问什么?”

    “孤就是随便问问。”

    朱标眉头皱得更紧了。

    因为英儿的心情太激动,心声非常尖锐,刺得他耳朵生疼。

    刚才他还以为,英儿听到姚广孝的名字没有反应,是因为此人并不出名。

    此时他才知道自己猜错了。

    不仅错了,还大错特错。

    【我的娘啊!姚广孝怎么会这个时候出现在东宫?】

    【白帽着王!黑衣宰相姚广孝!】

    【建文帝削藩要对四叔动手的时候,就是他极力主张发兵,以清君侧为名靖难的!】

    【明成祖之得天下,皆道衍之力也,绝对不是硬夸他啊!】

    朱雄英想到这里,忽然用怀疑的眼神,朝着姚广孝看去。

    等等!

    先不要激动!

    【这个姚广孝不会是重名的人吧?】

    【广孝这个名字,不应该是他助力四叔登上帝位后,四叔赐他的俗名吗?】

    【啊啊啊!我终于可以确定了,大明的历史改写了,这里一定是平行世界的大明!】

    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可能是因为有些事改变了,后续的事,也随之发生了改变?

    如果当着英儿的面,询问眼前这个姚广孝,是否另有其名的话,必然会引起英儿的怀疑。

    还是稍后再问吧。

    朱标冷眼瞧着眼前这个被自己从大街上招揽来的高僧,心情十分的复杂。

    此人能鼓动四弟清君侧,说明身有反骨,这样的人本不应该留下来,但他确实是惜才。

    只要他不死,四弟必然不会反,哪怕他死了,英儿继位,四弟也不会反。

    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为了大明的稳定,他是应该除掉眼前这个祸患才对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姚广孝忽然面露自嘲之色,直接挑明。

    “殿下为何对贫僧突然产生了敌意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觉得,人太聪明了,而且太过锋芒毕露,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姚广孝都四十不惑的年纪了,依然这个性格的话,其实自己倒也能够掌控得住。

    “孤只是好奇,你既有高师指点,学识渊博,为何时至今日,孤却没有听过你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【爹啊!他属于大器晚成,还没让现实磋磨得彻底黑化,等他彻底黑化了,你的腹黑都比不过他。】

    朱标听到这话,眉头舒展开来。

    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但一个人会随着人生的经历,改变对事物的看法。

    比如他,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    既然姚广孝没有了怂恿四弟造反的机会,那么,只要打消他怂恿其他皇子造反的念头,并把他的所思所学,效忠于大明,获得他想要的成就,那么,谁还会拼着掉脑袋的危险去造反呢?

    对于白帽着王这个称谓,朱标暂时还没头绪,但黑衣宰相这个称号,朱标光凭对姚广孝的一面之缘,就知道此人如果真的进入朝堂,伴君左右,绝对能够有此成就!

    “道衍法师可有亲人在世?”

    姚广孝沉默了一瞬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太子殿下这么问,是探究完他的身世,继而重用他,还是另有原因。

    刚才太子殿下突然暴露出来的杀机,让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看人看走了眼。

    太子朱标,城府比他想象里的还要深,还要难以琢磨!

    但太子殿下想查他的出身和过往,只需交待锦衣卫前往苏州彻查,要不了十天半个月,便能查清楚。

    可太子殿下为何着急询问这些?

    “道衍法师不想回答孤的问题吗?还是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地方不方便说?”

    姚广孝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罢了。

    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,只是希望,不要牵连亲人就好。

    “殿下,贫僧早已不是俗世中人,贫僧所在所为,也与家人亲友无关,贫僧父母已故去,仅有手足血亲长姐在世,族亲众多,但早已没有了来往。”

    朱标再次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有建功立业的野心,却和族亲撇清了关系?

    难道四弟赐名让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