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的叶片。
摩擦的声响,让刘敏赶紧凑上前来,一脸关切地盯着他的手,生怕再被这带锯齿的叶子给划破了。
“李主事,孤会把你刚才所说的一切,一字不落地转述给父皇的,往后,李主事就按高粱的种植之法灌溉除草,严防病虫害,若是它能像高粱一样成熟,并成为大明新粮食里的一种,李主事,你功不可没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请殿下放心,微臣一定竭尽所能!”
“既然它不是娇弱的粮食,你也不必日夜盯着,孤会让御医来给你调理一下身体,你一定要坚持到它成熟。”
李俨感动不已,连连称是。
朱标又到了其他苗株的跟前,仔细地检查每一株玉米的长势。
可能是种子优劣不一,它们的长势情况也不尽相同。
二十七株玉米,最终能成熟结果的,还不知道有多少。
但是!
既然高粱传过来以后,能够从低产变高产,玉米一定也能行。
“刘伴伴,回宫!”
他要把这个喜讯告诉父皇。
父皇用早膳时,必能多吃半碗饭!
……
京郊,神机营。
醒来便围着营地跑了五里路的朱棣,看到没精打采走进军营的三个李家子弟,怎么看怎么不顺眼。
“徐将军昨天还专门让他们回家休息一天,结果一个个顶着大黑眼圈,哭丧着脸来点卯,常先锋,你说他们是不是欠练?”
没有人回答。
朱棣连忙转身往后看。
只见刚才还跟在朱棣身后跑步的常茂,正蹑手蹑脚,像做贼似的,朝着一只油光水滑的灰鸽子走去。
朱棣气得直翻白眼。
平时抓抓野鸟打打牙祭也就算了,今天李家子弟换营,让他们撞见常茂逮家鸽,用不了一天,全京城鸽子没回窝的人家,就能把郑国公府给挤满了。
“咕咕。”
“咕咕。”
一只灰鸽好像没感受到危机似的,还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,一边吃着伙房里挑出来的那把发霉的小米,一边召唤着其他同伴。
朱棣气得捡起一块石头,就往灰鸽身上砸去。
“咕咕个屁,你还姑父大爷呢,常先锋,你赶紧收手吧,这是家鸽不能逮!”
“砰!”
随手抛出的石头,发出一声结结实实的闷响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