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生意十分火爆,但在柴米油盐这方面,老一辈还是更愿意拿粮票去供销社兑换,而不是直接从市场内购买。
最主要的是,这个事情就是发生在93年的二月份。
从那时候开始,供销社就不需要粮票也能购买东西,到最后供销社逐渐退出市场的舞台。
要不是赵友明提醒林一峰。
林一峰恐怕忘记了这个大事儿。
当天中午,林一峰就找到刚刚在浴场内睡醒的东来三人。
“东来,你今天下午从财务调三十万,在胖东来多囤积点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。”
“青衣,你负责帮你东哥找人帮忙搬货。”
“老郭,你现在就去找好仓库,调点钱囤积面粉。”
三人也被林一峰这突然的指使搞得有点懵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许青衣光着膀子挠挠头。
“囤积这些干啥?”
“峰哥,咱年前留了不少,年后半个月内,肯定是够用。”
“这玩意儿囤太多,也不好放啊。”
东来跟郭冯生也在旁边点了点头。
这些东西可不跟其他货物一样,只要随便找个厂房摆好了就行。
像是柴米油盐,这些东西最先就是不能受潮,其次就是要确保这些玩意儿不会生虫。
一旦出现生了虫子,那米面都是几吨起的报废。
“库房这些好搞。”
“就是,峰哥,你准备干什么?”
“做活动?”
郭冯生疑惑地询问着林一峰,他也更加好奇林一峰下一步的举动。
林一峰对于三人也是没有掖着藏着,他对三人招招手,示意去外面说。
等上了车,林一峰才跟三人解释供销社粮票可能作废的事情。
听到这话,三人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。
在这个年头,供销社无疑是每个人童年的回忆,小时候家里面带着去供销社买日常东西,总会拿一点剩余的零钱,换个小糖人吃。
如今供销社粮票作废,也代表这个时代将会被终结。
想当年,供销社风头最盛的时候,谁敢不用粮票买东西,那都是要被直接抓走的。
三人实在是想象不出来人们拿钱在供销社买东西的画面。
这也让郭冯生他们不由皱起了眉头。
“行,峰哥,我现在就动身。”
“青衣,你跟东哥路上慢点。”
郭冯生最先离开,开上面包车直奔乡下。
东来跟许青衣也是没有墨迹,两人即刻选择了出发,一人去练习跟胖东来合作的地方,一人去准备好仓库。
对于这事儿,三人都很清楚,如果现在不下场,接下来粮食价格会逐渐走高。
到时候指不定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。
林一峰看到三人开始行动,也是长出一口气。
对于93年的记忆,林一峰只记得当时的感受,东西多了,但是变贵了。
人们从“能买到”逐渐变成了“挑着买”,消费者这个概念开始萌生,94年国家也是立马推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。
而这场粮食危机的最大受益者,无非就是那些常年在各个农村奔波的粮商。
从原本最大需求者供销社,逐渐将供应需求转换为整个市场。
粮商恐怕要在供销社粮票取消的头一个月,狠狠大捞一笔。
这也是为啥上面人在年后第一时间就通知各方工商局,准备把控粮食的价格。
就怕出现粮食价格起飞,人们买不到粮食的事情出现。
而这个事情对于胖东来,反而是一个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最好机会。
h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