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花屋湘军传奇 > 第17章 迟来的婚礼

第17章 迟来的婚礼(2/8)

无征兆地汹涌而出,顺着消瘦的脸颊肆意流淌,那是喜悦的泪水,冲刷着积年累月的恐惧与绝望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她跌跌撞撞地冲回自己的小屋,翻箱倒柜,终于找出了压在箱底最深处、珍藏了七年的一块水红色细布,那是她当年偷偷为自己准备的嫁衣料子。

    她颤抖着双手将它捧在胸前,仿佛捧着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,脸上还挂着泪,嘴角却绽开了七年来第一个真正舒展的笑容。

    她坐在窗下,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,用微微发颤的手指,开始一针一线,极其专注地缝制起嫁衣来。

    每一针都倾注着无尽的思念与重燃的希望,水红的细布在她手中渐渐有了嫁衣的雏形,仿佛黯淡的生命也重新被点亮。

    然而,乱世烽火中的一丝微光,终究太过脆弱。

    当芸娘怀着满心的憧憬和羞涩,终于将那件水红色的嫁衣大致缝制完成,只差细细的滚边和精致的盘扣时,一个更确切的消息如同兜头浇下的冰水,瞬间将她重新燃起的火焰彻底扑灭。

    刘松山的确活着,也的确在安庆前线立下大功,但他并未归来。

    他奉了军令,正马不停蹄地率部开拔,前往另一个战火纷飞、更为遥远的地方——浙江。

    刚刚缝好的嫁衣从芸娘无力的手中滑落,软软地堆在冰冷的地面上,鲜艳的水红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而凄凉。

    她缓缓蹲下身,抱住膝盖,将脸深深埋了进去,肩膀无声地剧烈耸动起来。

    没有嚎啕大哭,只有压抑到极致的、仿佛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破碎呜咽,在寂静的小屋里弥漫开来,比嚎啕更令人心碎。

    窗外的天光渐渐黯淡下去,最终被浓重的黑暗吞噬。那件未完成的嫁衣,如同一个被遗弃的梦,无声地躺在冰冷的地上。

    时光在湘阴小村的鸡鸣犬吠和柳芸娘无声的守望中,又悄然滑过了三个春秋。

    同治四年,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如同惊雷般在村里炸开:刘松山回来了!不是一个人,而是带着一队精悍的亲兵,风尘仆仆,奉了上峰之命,回到湘阴募兵!

    消息传来时,芸娘正在院中用木槌捶打着一盆刚洗净的衣物。

    沉重的木槌高高举起,却僵在了半空。她猛地扭头看向报信的邻居,眼中先是难以置信的惊愕,随即是巨大的、几乎要将她点燃的狂喜!

    募兵?募兵好啊!募完兵,他总该……总该把婚事办了吧?这念头如同野火燎原,瞬间席卷了她所有的思绪。

    她丢下木槌,甚至顾不得满手的水渍和沾在衣襟上的皂角泡沫,像一只轻盈的鹿,飞快地跑回自己的小屋。

    她手忙脚乱地翻出那件珍藏的嫁衣。

    三年了,它一直被仔细地叠放在箱底,水红的颜色依然鲜亮。

    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上面的针脚,指尖微微颤抖,然后开始以最快的速度,将那未完成的滚边和盘扣细细缝上。

    每一针都带着急促的呼吸和滚烫的期待。缝好最后一针,她对着家中唯一一面模糊的铜镜。

    将嫁衣比在身前,镜中映出一张因激动而泛起红晕的脸庞,眼中闪烁着久违的、少女般的光彩。

    她甚至翻出了一小盒珍藏多年、几乎舍不得用的胭脂,用指尖蘸取一点点,轻轻点在有些苍白的唇上。

    做完这一切,她深吸一口气,仿佛鼓足了毕生的勇气,推开了自家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朝着刘家老宅的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飞起来,那颗沉寂了十年的心,在胸腔里剧烈地擂动着,仿佛要挣脱束缚跳出来。

    刘家那间低矮破败的堂屋里,此刻挤满了人。大多是闻讯赶来的乡邻和跃跃欲试、渴望投军谋个出路的青壮后生。

    堂屋正中的木凳上,端坐着一个身影。他不再是当年那个雨中离别的单薄少年。

    十年的戎马生涯、血火淬炼,在他身上刻下了深刻的烙印。

    一身半旧的靛蓝色勇字号衣裹着结实魁梧的身躯,腰间挎着一柄鲨鱼皮鞘的腰刀,刀柄被磨得油亮。

    脸庞被风霜染成了古铜色,几道浅浅的疤痕横亘在眉骨和下颌,更添了几分慑人的剽悍。

    尤其是一双眼睛,开合之间精光四射,带着久经沙场、见惯生死的锐利和沉静,那是真正百战余生的眼神。

    他正沉声对围拢的乡邻讲解着募兵的事宜,声音洪亮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正是刘松山。

    芸娘的心跳得如同擂鼓。

    她挤过人群,目光穿过攒动的人头,终于清晰地看到了那张魂牵梦萦、却又恍如隔世的脸庞。

    十年风霜,早已改变了彼此的容颜。

    她停住了脚步,离他还有几步之遥,手指下意识地揪紧了粗布衣襟的下摆,张了张嘴。

    那个在心底呼唤了千万遍的名字却哽在喉咙里,怎么也发不出声音。

    她只是那样望着他,眼中交织着巨大的喜悦、深埋的委屈和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