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花屋湘军传奇 > 第70章 何处乘龙带雨来

第70章 何处乘龙带雨来(3/4)

深绿的苔藓,几处墙皮剥落,露出里面灰黄的土坯。

    一种沉重的、混合着腐朽与记忆的气息无声地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,沉甸甸地压上他的心头。

    紧随其后,刘月娥在贴身丫鬟的搀扶下也下了车。

    她今日只着一身素雅的月白色衣裙,发髻间簪着一支简单的白玉簪,通身上下再无多余饰物,素净得与这衰败的府邸几乎融为一体。

    然而,那份沉静的气度却未曾减损半分。她安静地站在梁群英身侧半步之后,目光同样投向那紧闭的大门,眼神平静无波,仿佛只是来赴一场寻常的探访。

    梁福早已得了消息,带着几个同样老迈的仆役,颤巍巍地打开了沉重的门扉。

    吱呀——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在寂静的雨中格外刺耳。

    门内,光线昏暗,一股混合着尘土、霉味和旧日时光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。

    “孙……孙少爷?”梁福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梁群英的脸,嘴唇哆嗦着,老泪纵横,“老奴……老奴梁福……给您……磕头了!”说着就要屈膝跪倒。

    梁群英眼疾手快,一把托住了老人的胳膊。

    入手处,老人的手臂枯瘦如柴,微微颤抖着。“福伯,不必如此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低沉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。

    “回来了……真回来了……”梁福泣不成声,只是反复念叨着,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抓住梁群英的衣袖,仿佛生怕眼前的人只是幻影。

    这边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府内。一些族老和旁支亲眷闻讯,纷纷从各个角落聚拢过来,挤在门厅通往内院的廊下。

    他们窃窃私语,目光如同探针,在梁群英身上逡巡,带着审视、好奇、疑虑,甚至还有几分掩饰不住的疏离与冷淡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当年被带走的那个孩子?”

    “模样……倒是依稀有点老太爷年轻时的影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旁边那个……就是他媳妇?不是说娶的是总督家的小姐?怎么如此素净?”

    “谁知道呢……这么多年杳无音信,突然回来,谁知是真是假……”

    “听说当年他娘是负气走的,指不定在外头……”

    那些并不友好的低语如同细小的蚊蚋,嗡嗡地钻入耳中。

    梁群英的面容沉静如水,只是下颌的线条微微绷紧了一瞬。他扶着梁福,准备迈过那道高高的门槛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直安静立于他身后的刘月娥,忽然动了。

    她没有看那些议论纷纷的族人一眼,莲步轻移,越过梁群英,径直走到了世业堂那布满岁月痕迹、显得空旷而肃穆的正厅中央。

    她站定的位置,恰好是当年梁治达咽气的那张楠木大床前方。厅内光线晦暗,只有几缕天光从高处的窗棂斜射下来,照亮空气中飞舞的微尘。

    在满堂惊疑、探究、甚至带着轻蔑的目光聚焦之下,刘月娥缓缓地、一丝不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素净的衣袖。

    然后,她面向厅堂深处,那里悬挂着梁氏历代先祖的画像,其中一幅新挂上去的,正是梁治达威严的遗容。

    她双手交叠于身前,身姿挺直如修竹,缓缓地、庄重地屈膝,跪了下去。

    这一个动作,如同按下了暂停键。所有的窃窃私语瞬间消失了。

    偌大的厅堂里,只剩下雨水敲打屋檐的单调声响,以及她裙裾拂过地面时发出的细微窸窣。

    她抬起眼眸,目光沉静地扫过厅中那些神色各异的梁家族人。

    那目光既不锐利逼人,也不卑微讨好,只有一种深潭般的平静,却奇异地让那些喧嚣的质疑和窥探都沉寂了下去。

    清越而沉稳的声音,在寂静的正厅里清晰地响起,如同玉磬轻击:

    “儿媳刘氏,”她微微停顿,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,“刘月娥。”

    目光最终落回到梁群英身上,带着一种无声的坚定,然后再次转向厅堂深处,对着那些沉默的画像,也对着所有惊疑不定的族人:

    “随夫君梁群英,归宗认祖。”

    话音落下,她双手按地,额头轻轻触碰到冰冷光滑的青砖地面,行了一个无可挑剔、庄重至极的叩拜大礼。

    时间仿佛凝固了。梁福的抽泣声哽在喉咙里。

    那些族老们脸上的疑虑、冷淡、疏离,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,瞬间被惊愕与难以置信所取代。

    总督千金!她竟如此自承身份,如此郑重其事地行此大礼!那份沉静的气度,那份坦然的自持,那份不容置疑的“归宗”宣告,像一道无声却强大的力量,瞬间击碎了所有轻慢的揣测。

    梁群英站在门口,雨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。

    他看着厅堂中央那个跪拜在地的素白身影,看着她挺直的背脊,心中那潭沉寂多年的死水,被一种前所未有的、汹涌而复杂的情感猛烈冲击着。

    父亲的嘱托,祖父的遗愿,家族的衰微,漂泊的艰辛,还有眼前这个女子以如此决绝姿态宣告的归属……无数过往的碎片在脑海中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