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明中祖:朱慈烺 > 第510章 传胪唱名

第510章 传胪唱名(1/2)

    “一甲第三名,侯方域,河南归德人氏,崇祯十二年举人,会试第九名。”会试第九,殿试第二十三,被朱慈烺干预,提到了第三,探花郎出现了。

    “一甲第二名,朱之瑜,浙江绍兴人氏,崇祯十一年恩贡,会试会元,《书经》经魁。”会试第一,殿试第二,若是没有朱慈烺干预,本该连中两元,状元及第,现在成了榜眼郎。

    “一甲第一名,张煌言,浙江宁波人氏,崇祯十五年举人,会试第十名。”会试第十名,殿试第十二名,被朱慈烺干预,成为本届状元郎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是否填榜?”陈演报完名字,向朱慈烺最后确认道。

    “结果拆封前就决定了,拆封后,朕不做调整,以彰公正,即刻填金榜,送教育部备案,制作金榜,明日悬于宫外公示三日。”

    “明日加大朝会于皇极殿广场,传胪唱名,授进士功名,许新进进士游街受贺,着教育部准备琼林宴赐宴,着工部于国子监刻碑,赐新进进士袍服冠带。”

    “着内阁拟旨,授一甲第一名翰林院修撰职,一甲第二名、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职,着教育部下发喜报至新进进士籍贯所在,由所在县衙修建进士牌坊。”

    “赐一甲三人进士及第牌匾,允建牌楼,赐状元、榜眼、探花牌匾,按制赐妻母诰命,赠父祖荣衔散阶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遵旨,吾皇圣明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不知本届是否擢选庶吉士?”陈演问道。庶吉士可是非常重要的身份,是入翰林的主要手段,而翰林身份,则又决定入阁基础。

    是以庶吉士对一甲之外的所有进士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,改变命运的机会。

    庶吉士选拔,就算是三甲进士,也有机会,堪称逆天改命。

    陈演作为本届座师,自然是非常希望学生能多出翰林,后继有人,不然,只凭三名翰林学生,以后可栽培的就很少了。

    有此一问,则是因为明朝庶吉士选拔和清朝不同,清朝是定制,每科规定都会选庶吉士,而明朝不同,此非定例,一般看皇帝抉择。

    皇帝说选,那就选,皇帝说不选,那就本届没有庶吉士,而选与不选,也是会根据翰林院现在在编多少决定的,意在补充,若是多了,就不选。

    “此乃妙宇朝首科,虽南北翰林合并,人员众多,但朕有改制打算,当补充翰林血液,本届照例栓选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恩典,臣遵旨。”陈演大松一口气,这要是不选,说不得多少学生会怪他争取不到这个大好机会呢,现在一切圆满。

    自己这届主考、座师,算是圆满拿下了。。。

    “不过,朕要加些规矩,栓选完毕后,和呈报名单一起,着栓选庶吉士觐见,朕要当面聊聊再做勾选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。”这倒无伤大雅,以前是皇帝看资料勾选批复,现在多个面试而已。

    “退朝。。。”

    第二日上午,皇极殿广场升朝,晨光初绽,三声净鞭炸响,然后百官跪拜。

    礼毕,丘致中高声吟道:“宣大明妙宇二年,丙戌科新晋进士觐见御授。。。”

    语毕,丹陛大乐震天响起,三千锦衣卫分列御道两侧,旌旗蔽日,新科进士身着深蓝进士罗袍、头戴乌纱进士巾,按名次由会元朱之瑜领头,来到丹陛下广场中央。

    鸿胪寺卿张元佐手持圣旨,来到丹陛下,开始宣读:“大明妙宇二年丙戌科文进士金榜。”

    “御敕一甲第一名:浙江宁波府贡士,张煌言,御授翰林院修撰,赐进士及第出身。”

    随着张元佐宣读,张煌言微愣,显然出乎意料,但随即立即反应过来,按教习的礼仪出班上前,来到丹陛下跪拜谢恩。

    “御敕一甲第二名:浙江绍兴府会元,朱之瑜,御授翰林院编修,赐进士及第出身。”

    朱之瑜倒是满脸平静,随即出班上前,来到张煌言身边谢恩。

    “御敕一甲第三名:河南归德府贡士,侯方域,御授翰林院编修,赐进士及第出身。”

    激动的拳头紧握的侯方域没想到自己竟会杀入一甲,身子颤抖着上前谢恩。

    别小看直接授官的作用,这是和普通进士拉开距离的巨大开端。

    翰林修撰起步就是从六品,编修正七品。而其他进士,则要观政一到三年,才能授官,而且多为外放,和京官一下子就拉开了好几级。

    前面已经说过了,外官入京,一般都会降级任职,这中间差距,一来一去就大多了。

    最直观的,就是翰林院内部体系对比,普通进士,优秀者,就算稍后入选庶吉士,再经过三年的深造,散馆后一般为翰林院检讨。

    从七品职,而翰林院晋升,满九年一考,优异者晋升,也就是说,普通同科优秀的进士,要熬十二年才能到达编修,二十一年才能到达状元的起步。

    这差距,简直大的离谱。

    当然,翰林院升官机会也多,还可外放或从詹士府、内阁等其他渠道升官,其升官跳级也是巨大的,最大的优势,就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