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伤寒杂病论爆笑详解版 >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(三十五)

辨阳明病脉证并治(三十五)(2/3)

了理中汤。结果病人喝完之后,肚子是不疼了,但是却开始上火,嘴角都长泡了。

    小弟子一看,愣住了,心想:“这是怎么回事儿?理中汤不是治脾胃虚寒的吗?怎么还会上火呢?”他赶紧跑去请教张仲景仙师。

    张仲景仙师一听,哈哈大笑:“你这小子,只知道理中汤能治脾胃虚寒,却不知道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差异。这个病人啊,虽然脾胃虚寒,但是他体内还有郁热,你这一下子给他温补过了头,郁热就爆发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小弟子恍然大悟:“原来如此,那我该怎么办呢?”

    张仲景仙师捋了捋胡子:“简单,加点清热的药进去就行了。比如黄连、黄芩之类的,既能清热,又不影响理中汤的温补效果。”

    小弟子一听,连连点头:“师父高明!弟子受教了!”

    从此以后,小弟子在行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辨证施治,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来调整药方。他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: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,造福苍生。

    有一天,咱们的小弟子蹦蹦跳跳地跑过来,一脸好奇地问张仲景仙师:“师父师父,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。您知道阳明病发热,都十多天了,脉还浮着,跳得跟小兔子似的那么快,肚子胀得跟个小皮球,但吃饭还跟没事儿人一样,这种情况该咋整呢?”嘿,这小家伙,问题还真不少呢!

    张仲景仙师一听,心里暗笑,这不是摆明了要考考我吗?于是,他故作深沉,清了清嗓子,缓缓道来:“哦,你问得好啊!阳明病发热,十余日,脉浮而数,腹满,饮食如故者,此乃阳明与太阳合病之象也。对付这种情况,咱们得请出一位大将——厚朴七物汤!”

    小弟子一听,眼睛瞪得圆圆的,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:“厚朴七物汤?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!师父,快给我讲讲这方子怎么配,还有这些药材都是干啥的?”

    “好吧,既然你这么好学,那我就好好给你上一课!咱们先来聊聊这厚朴七物汤的配方。在古代,一两大约相当于现代的5克,所以咱们得按照这个比例来换算。

    厚朴:半斤(换算成现代就是25克)。厚朴这味药啊,简直就是肠道的“清道夫”。它性温味苦辛,能行气消积,燥湿除满。想象一下,肠道里的那些“垃圾”被厚朴一扫而空,肚子是不是就舒服多了?

    甘草:三两(也就是15克)。甘草嘛,中药里的“和事佬”,哪里需要哪里去,能调和诸药,还能缓急止痛。就像团队里的润滑剂,让大家都能和谐共处。

    大黄:三两(15克)。大黄可是个猛将,攻下积滞,清热泻火,力大无穷。想象一下,肠道里的那些“顽固分子”被大黄一顿猛攻,是不是就得乖乖投降了?

    枳实:五枚(这个嘛,因为枳实大小不一,咱们就大约估算一下,差不多也是十几克吧)。枳实行气消痞,宽胸除满,跟厚朴是一对好搭档。它们俩联手,肠道里的“拥堵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    桂枝:二两(10克)。桂枝可是个多面手,既能解表散寒,又能温通经脉。在这里,它主要是帮助调和营卫,让身体内外和谐,不再发热。

    生姜:五两(25克)。生姜嘛,温中止呕,散寒解表。想象一下,一杯热腾腾的姜茶下肚,是不是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?在这里,生姜还能帮助厚朴和大黄更好地发挥作用。

    大枣:十枚(这个嘛,因为大枣大小不一,咱们就按照大约的重量来算,差不多也是几十克吧)。大枣可是个“甜心宝贝”,能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在这里,它主要是帮助调和药性,让整个方子不那么“猛”,更加温和。

    好了,药材都准备好了,接下来咱们就该煎药了。想象一下,咱们就像个小厨师,要精心烹制这道“药膳大餐”。

    首先,咱们得把这些药材统统放进锅里,加水一斗(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10升水,但咱们煎药可不用这么多,一般没过药材两三厘米就行了)。然后,咱们得用文火慢慢熬煮,就像炖汤一样,让药材的精华一点点渗透出来。

    煮啊煮,煮到锅里只剩下大约四升水(实际使用时,咱们煮到药液适量就行了),这时候,咱们就得把药渣过滤掉,留下那碗香喷喷的“药膳汤”。

    最后,咱们把这碗汤分成三份,每次温服八合(换算成现代就是大约200毫升),一天喝三次。想象一下,每次喝下去,都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暖流,那些“病魔”是不是就得被一点点赶跑了?

    讲完了煎药过程,咱们再来聊聊这些药材的功效吧。毕竟,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嘛!

    厚朴:前面咱们说过,它是肠道的“清道夫”。但其实啊,它还能理气宽中,对于那些因为气机不畅导致的腹胀、胸闷等症状,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

    甘草:这个“和事佬”啊,不仅能调和药性,还能缓急止痛。对于那些因为疼痛而烦躁不安的患者来说,甘草就像是一剂“安慰剂”,能让他们感到一丝丝温暖和安慰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