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无劫面对着镜子,把自己想要打听的事儿都说了一遍。
“黑袍大术士,你是要找死的还是要找活的?百丈渊这事儿可不好打听,需要点儿时间”。
“百丈渊的事不着急,你们有机会给我打听打听就行。以前的黑袍术士,给我找个活的就行”。
应无劫心里明白,术士很难寿终正寝。而且术法越高的最后死的就越惨,很多术士的下场就是魂飞魄散,想要找个死鬼术士,实在是太难了。除非他能超越术士阶段,迈入到修士的阶段。
“时代变迁,如今真正的术士都少之又少。术道之中黑袍术士地位超然,可以说是和紫衣天师是一个级别。掰着手指头数,也不过一手之数。”
“尤其是现在,这世间怕是再也没有黑袍术士。想要调查百年前的黑袍术士,这事儿可不好办呀”?
“理解,你尽量办就行”!应无劫淡淡的回应了一句。
“等消息吧!等有了消息,我自然会来找你”。
这个时候,就听窗外老吴喊道:“师父哎,有人找”。
等跟着老吴一起到了百了堂后的会客厅,见到来找他的是一个老者。
“须弥山是天地骨,中镇天地为巨物。如人背脊与项梁,生出四肢龙突兀”
这老者张嘴就整了这么四句,紧接着又道:“在下曾静,见过应大师”。
“曾静”?应无劫眉头一皱:“怎么听着耳熟呢,你演过电视剧啊”!
老吴听了一撇嘴:“师父,咱别闹。”紧接着低头在其耳边耳语:“曾大师,那可是知名的风水大师,技术都是祖传的,师承是峦头派的杨公”。
“什么羊公牛公”?
“唉呀”!老吴急的一跺脚,“唐末时期的风水堪舆大家杨云松,道号玄赤,这你都不知道,我都知道”。
应无劫微微一愣,岭南杨救贫他还是知道的。唐朝末年的风水大家,是朝廷御用的第一风水师。黄巢兵破长安时,他跑了,跑的时候金没带银没带,却把宫廷珍藏的典籍全给带走了。
找了个地方就躲起来了,后来收了俩徒弟,一个姓曾一个姓廖。当然了,收徒肯定不会收两个,说这两个,那是因为这两个最有名。
应无劫之所以知道,那是因为这姓杨的当年逃出长安后,第一站是去了昆仑山,出了昆仑山以后,才一路辗转逃到了赣州。
“你们的生意不都是在南边吗?这怎么还跑到北方来了”。
曾静尴尬的笑了笑:“应大师,这……你看……能不能……”
“老吴,干啥呢?这么大岁数人了,还懂不懂得待客之道,赶紧的茶给泡上呀!”
“来来来,坐坐坐”。故意的训了老吴两句,又赶紧招呼着曾静就坐。
老吴麻利地给泡上了茶,也就陪着在下首坐了下来。曾静端着茶碗沉思片刻后道:“应……”
“哎,老先生也别称呼我为什么大师了,听着挺别扭,叫我一声应老板或者应无劫都成”。
“应老板,是这么个事儿。百丈渊内大墓,应老板你应该知道吧”?
“略有耳闻”。应无劫很谦虚的回了他一声。
“那应老板可知,百丈渊内的龙穴是何人所定”?
“他年游方之时,倒是听过一些民间传说。”
“莫非……”
“不错”。曾静道:“确实是老祖师寻龙点穴。当初那里的大墓建好之后,曾家便分出了一脉守护那里。……”
一直听他叭叭叭把祖上的这些事儿说完了,应无劫才皱着眉问道:“那你来找我是啥意思?怎滴?你们又找到天子龙穴了,想跟我做买卖,可惜,我没那个兴趣”。
“要不,你跟老吴聊一聊,我估计老吴能有点兴趣”。
老吴闻听赶紧说道:“师父咱别闹,遇上你,我这一辈子的福气都耗光了,没那么大野心”。
曾静越看是越觉得不靠谱,不由得无奈,摇头苦笑道:“应老板,我说这些主要的就是想要知道,你是不是跟一个背棺材的交过手”?
应无劫端起茶杯,喝了口茶没接茬。
曾静一看他不接茬,接着又道:“那棺材很可能出自祥沟村,当然这是现在的名字,以前那个地方被称作虎狼谷,是黄巢的落马处”。
“哦”。听到这儿应无劫算是应了一声,接着说道:“棺材里的那个家伙挺爱念诗,没有脑袋背的还挺溜。他确实称自己为黄巢,跟我打了一架,跑了”。
曾静听了震惊不已,黄巢那可是千年的老尸魃子。实力那是深不可测,眼前这位竟然能把他打跑,是不是吹牛逼呢?
心中虽然有所怀疑,但是再说话语气恭敬了很多。
“应老板,实话实说。这黄巢跟咱家的老祖宗曾文辿,当年算是有点儿仇。他兵败虎狼谷被砍了头,多多少少跟曾家也有点关系,他那个脑袋就在万丈渊”。
“哦”。
“那你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