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必要时可采取武力措施。”
“嫌疑人若抗拒或阻挠调查,将视为违法。”
“廉政公署在机构、人事、财政、办案上的 ** 性,切断了与其他可能掣肘部门的联系……”
“也避免了权力干扰廉政公署的现象。”
“…… ** 与地方均设立监察机构。”
“监察范围覆盖 ** 与地方官员。”
“廉政公署这类监察机构,唯皇上之命是从,有效防止监察官员受其他官员牵制。”
“其 ** 性还避免了与其他部门勾结,防止官官相护。”
“在监察机构公正无私的前提下, ** 与地方官员皆受监督。”
“官员们将不敢妄为。”
“务必铭记。”
“监察机构需持零容忍态度。”
“凡违法必究。”
“再者,为防官员推诿责任,需为地方官员制定规则。”
“监察机构负责监督考核百官……”
叶轩详尽阐述了各方各面。
随后道:
“若大明遵循此法,严惩 ** ,假以时日, ** 现象必将减少。”
他之所以信心满满,源于未来港城廉政公署的成功案例。
廉政公署成立后,短短数年,港城便成为全球最清廉之地。
大明若采纳此法,定能再现港城之辉煌。
皇孙们深受教诲。
他们愈发崇拜叶轩。
“叶轩老师真乃高人。”
“比如针对某事,他竟能提出四条妙计。”
“若是我们,恐怕一条都想不出来。”
“老师每节课的见解,都如治国良策。”
“普通儒学老师,想不出更讲不出这样的策略。”
“唯有叶轩老师,学识如此渊博。”
皇孙们盯着叶轩背后贴满墨迹的纸张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
心中暗自纳闷:
为何同为老师,叶轩老师如此聪慧?
其他儒学老师与之相比,仿佛未开化的古人。
叶轩与皇孙们简短交谈后,回答了他们的疑问。
随后,钟声响起,课程结束。
铛!铛铛!
大本堂内回荡着悠扬的钟声。
晚霞映红了天边,太阳西沉。
皇孙们收拾好课本,三五成群,欢声笑语地离去。
“叶轩老师今天讲的,我有些没明白……”
“原来要这样做,才能解决那问题……”
皇孙们边走边讨论。
稚嫩的声音渐渐远去。
朱雄英白胖的小脸上洋溢着喜悦,轻快地走出大本堂,内侍紧随其后。
不久,内侍察觉方向不对。
这不是回寝宫的路。
他轻声提醒:“皇长孙殿下,这边才是回寝宫的方向。”
“我知道,”朱雄英回答,“但我现在不打算回寝宫。”
朱雄英迈着轻快的步伐前行。
内侍惊讶地问:“皇长孙殿下,您欲往何处?”
“我要去找皇爷爷。”
“皇爷爷此刻应在御书房批阅奏折。”
小团子心中充满期待。
朱元璋一直希望能清除所有污吏,但他们却如雨后毒菇,层出不穷,令他十分头疼。他曾感叹,这群人像老鼠一样难以根除。
现在,小团子知道了减少污吏的方法,便兴冲冲地去找朱元璋。
他心想:“皇爷爷若得知此法,定会高兴。”
御书房内,朱元璋身着龙袍,头戴翼善冠,坐在官帽椅上批阅奏折。看到一封奏折,他冷笑:“胡惟庸刚任丞相便急于揽权,野心不小啊。我倒要看他能猖狂到何时。”
“皇爷爷!!”伴随着清脆的孩童声和开门声,御书房的门被推开,夕阳余晖洒在来人身上,再透过门缝,洒在白玉地砖上。
朱雄英身着赤红袍子,圆滚滚的,看起来极为喜庆。
朱元璋本欲斥责这大胆闯入之人,眉头紧皱。
但见那胖乎乎、脸颊红扑扑的小团子,怒气瞬间从他脸上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宠溺的微笑。原本要斥责的话语在嘴边打了个转,最终化为一句:
“诶呦,乖孙儿,你怎么来了?”
朱元璋起身,快步上前将朱雄英小团子揽入怀中。
“乖孙是特意来找皇爷爷的吗?”
“嗯嗯。”
小团子乖巧地点了点头,小手拽着朱元璋胸前的衣襟,满脸喜悦地说:
“皇爷爷,您不是正为如何减少 ** 而烦恼吗?我知道怎么减少 ** !”
小团子挺起小胸膛,胖嘟嘟的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。
朱元璋见状,不禁哑然失笑,轻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