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仇,朕铭记于心。
两者相加,朱元璋对沈万三心生敌意。
当然,今时不同往日。
在叶轩之策下,开拓殖民地,倾销商品,重启海上贸易等。
大明财政得以改善。
国库亦渐丰。
倒不必再觊觎沈万三之财。
然而,沈万三昔日资敌之事,朕断不会释怀。
“皇上,微臣曾言,商人非掠夺民财之辈,实则如货物之运输媒介。若无商人,诸多商品难以越山跨水,送达百姓之手。百姓有权选择购与不购,此乃自愿交易,非 ** 之行。且商人运送,省却百姓远行采购之苦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商人于国无害。”
“彼等促商品流通,赋其价值。”
“更能助推国之经济发展。”
叶轩重申旧论,意再劝朱元璋。
沈万三乃其岳父,不可坐视其受朱元璋排挤。
尤其是朱元璋,怒则累及全家。
若不说服其放下对商人与沈万三之偏见,隐患难测,故叶轩决心如此。
他言辞恳切,如诵经般技巧纯熟,讲述商人于国、于经济、于百姓、于君王之重要。
商人与君王、百姓,实为互利共生,非敌非掠。
善用商人,可强国富民,安定天下。
叶轩一番言辞,口干舌燥。
望朱元璋,其面无表情,眼神深邃,心思难测。
叶轩微蹙眉头,难道......失败了?
朱元璋拒沈万三出海之事,显其不欲放过沈万三。
叶轩不强求,然知改变人心,需循序渐进。
他坚信凭借己之辩才,终能转变朱元璋之意。
遂决意近日频繁劝谏,不求沈万三出海,但求朱元璋打消加害沈万三之念。
“皇上,商人实则非恶......”
“罢了,休再提此。”
“沈万三现已成为你的岳父,你自然会为他说话,我们又不傻,怎会不明白你的意思。”
“念及你昔日的功绩。”
“我们便饶了沈万三。”
朱元璋说道。
叶轩:……
真没想到。
他先前的盘算全白费了。
其实他刚才已想好如何劝说朱元璋,并趁机蹭顿饭。
谁料朱元璋竟打算放过沈万三。
唉。
真是可惜。
饭没了。
他还想尝尝皇帝的食物呢。
结果泡汤了。
当然,他主要是想让朱元璋放下对沈万三的仇恨,并非只为了皇帝的御膳。
朱元璋向叶轩承诺,日后不再为难沈家和沈万三。
这背后有朱元璋的深思熟虑。
沈家不过是商人世家。
虽富甲一方,却无军无权。
难以掀起波澜。
朱元璋并未将沈家放在眼里。
加之叶轩近日的献策,通过殖民地倾销商品和海上贸易赚取了巨额财富。
如今,虽然朱元璋仍眼馋沈家的财富。
但已不那么迫切。
毕竟国库日渐充盈,并不太缺钱。
再者,沈万三是叶轩的岳父。
放过沈万三,无疑能笼络叶轩。
一个商人与一个智勇双全、能让国家繁荣富强的谋士相比。
孰轻孰重。
如何选择。
他心中自有分寸。
这便是他放过沈家的原因。
无论沈家多么富有。
他都能轻易掌控。
若能用沈家换取一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、国家富强的谋士,朱元璋自是求之不得。
“我们也不是心胸狭窄之人。”
“沈家和我们的旧怨,就此一笔勾销。”
朱元璋说道。
叶轩未曾料到朱元璋如此通情达理,心中大喜。
这颗潜在的地雷隐患得以解除。
那么沈家便无恙了。
老丈人与大舅子均安好,妻子儿女亦无恙,实乃大喜。
叶轩恍然悟出朱元璋放过沈家的缘由:一来国库充盈,不再窘迫;二来念及与沈家的情谊,朱元璋欲施恩于他,佯称以叶轩之功相抵。叶轩此番确是大占便宜,以功绩保全沈家数十性命,何其珍贵!生命无价,此等交易,实为难得。
“皇上恩典,叶轩感激不尽。”叶轩诚挚向朱元璋致谢。
朱元璋能宽恕蓉儿全家,摒弃对商人的成见,化解对沈家的怨恨,叶轩心中满是感激。
朱元璋背负双手,威严自生:“沈家虽得赦免,准其如常商贾,行海上贸易,然无规矩不成方圆,爱卿应知此理。”
叶轩眉宇轻蹙,旋即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