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庆:娶范妹妹,解锁盖世绝学 > 第600章 叶轩的新课程!工业之下的大明!

第600章 叶轩的新课程!工业之下的大明!(2/3)


    “老师!老师!”

    “工业又是什么呢?”

    下方的小皇孙们,一个个举起胖乎乎的小手,用稚嫩的声音好奇地询问。

    他们稚嫩的脸庞满是懵懂与天真。

    叶轩耐心解答:

    “工业,是指对原材料进行采集、加工和制造的产业或工程。”

    “它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“轻工业主要负责制作手工工具和生活消费品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饮料制造、食品加工、造纸、缝纫、纺织等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都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还有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医疗器械、手工工具、日用金属制品等一应俱全。”

    “重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主要生产资料的物质技术基础。”

    “依据产品用途和生产性质,可分为三类。”

    “例如采掘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原材料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以及加工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采掘工业专注于自然资源的开采,涵盖煤炭、石油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,以及木材等。”

    “原材料工业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供应基本燃料、材料和动力,如金属冶炼加工、煤炭石油加工等。”

    “加工工业则是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,如机械制造、化肥生产等农业资料工业。”

    “这便是工业的全貌。”

    叶轩讲述了一系列专业术语,让小团子们听得晕头转向。

    小团子感叹:真复杂啊...

    在学堂走廊,朱元璋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“工业...原材料的采集与加工制造...”

    “轻工业与重工业之分...”

    “采掘石油、金属非金属矿产...”

    这些词汇对他来说相当陌生。

    但古代人也曾开采过石油,宋朝的《梦溪笔谈》就首次提及了“石油”概念,称“高奴县出脂水”,那“脂水”便是石油。

    《水经注》也描述了酒泉延寿县南山的一处泉水,其水肥腻如肉汁,颜色由黄转黑,形如凝膏,点燃后极为明亮,当地人称之为“石漆”。

    北宋时期,开采技术已相对成熟,延长县南迎河出现了华夏第一口石油井,也是世界首批石油井之一。

    《元一统志》记载,每年需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量的石油,延川县永平村便需缴纳四百斤。

    随后,清朝的石油井数量大幅增加,此不赘述。

    古时,石油被用作照明与战争之需。北周时,大军围困酒泉,守城者以石油制简易武器,焚烧攻城工具,转危为安。至五代十国,“猛火油”名声大噪,南方政权亦依赖之。

    石油燃烧极为明亮。明朝四川,石油广泛用于照明,官员夜行携竹筒储油,一筒足以照亮行程,且价格低廉。

    至于金属与非金属之辨,朱元璋略知金属,非金属则未深究。工业一词,涵盖广泛,朱元璋心中思量时,叶轩已转至新题。

    “尔等先前问工业之义。”叶轩道,“工业,乃机器取代人力,大厂替代手工之生产。如我大明现有飞梭、水力织布机等,皆已取代手工,提升生产力甚巨。然,当前机器之力尚弱。待蒸汽时代来临,工业化全面铺开,大明将焕然一新!工业将使依赖落后生产之自耕农阶层消失,蒸汽机广泛应用,技术、时代皆变革。人类科技将迎来大爆发,不再受自然所限,反能改造自然,生存能力与质量因此巨变,自然条件再难束缚人类。国家亦将因此更加繁荣。”

    “机械可释放人力。”

    “此亦是构筑永恒帝国之基石。”

    叶轩坦陈此言。

    皇孙们闻言,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他们圆睁乌亮的眼眸,满溢纯真与不解,更添几分困惑。

    工业?

    似有非凡之力。

    虽半知半解,却觉工业甚是强大。

    朱元璋亦惊愣当场,唇微启。

    工业,机械替代手工,生产力跃升,能重塑自然,益于人生。

    工业之威,何其雄壮,何其骇人!

    第177章 大明迈向永恒帝国的钥匙——蒸汽机!

    皇孙们恍然回神,满脸雀跃,小脸因激动而泛红。

    “老师!”

    “您言及‘工业中的大明’。”

    “莫非,我大明已如此强大了?”

    “机械将代手工。”

    “生产力巨变在即!”

    朱雄英小手挥舞,问得急切。

    一双双乌黑发亮的眼眸,紧锁讲台上的叶轩。

    飞梭、洪武纺纱机等,他们也曾听长辈提及,知其威力,纺织业因此突飞猛进,工效倍增。

    彼时听闻,未觉异样。

    此刻经叶轩点拨,恍若大明已非昔日之比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