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便是骡机。
骡力纺纱机。
“大人,那水力织布机莫非用水织布?”
一工匠举手问道。
工匠们随即一阵哄笑。
“骡子尚可理解。”
“水怎能织布?”
“这太过匪夷所思。”
“那鱼也能做动力吗?”
“我觉大人或是指船为动力。”
……
叶轩毫无官架子,工匠们对他不甚畏惧,相处随意,故而敢如此谈笑风生。
“他方才所言无误。”
“我正是要用水来织布。”
“莫要小觑水力之威。”
“暴雨之时,洪流肆虐,能吞没村落,卷走大树与房屋,崖边倾泻之水,亦携惊人冲击力。”
“若能将这股水流之力化为己用,其力必巨。”
“我欲尔等借此水力,替代人力,以织布匹。”
工匠闻言,皆露惊异之色。
用水织布?岂非奇思妙想?
“大人,那如何借用这水力呢?”
工匠们不禁发问。
“水车,尔等皆知否?”
“水车便是借助水力运转。”
叶轩言罢。
工匠们恍然大悟。
水车借链轮传动,以水流之力驱动轮转,实现灌溉,同理,他们亦能以水力驱动纺织。
叶轩随即吩咐工匠们着手研究。
若有成果,再由管事等人上报于他。
叶轩自此放手,不再过问细节。
朝堂之上,因朱元璋推行考成法,众人皆疲于奔命。
反观叶轩,则显得悠然自得。
其职责所在,尽可敷衍了事。
某日,轮到叶轩为皇孙授课。
大本堂内,皇孙们对叶轩的课程充满期待。
见叶轩步入,他们面露欢颜,稚嫩的脸庞绽放如花的笑容,仿佛吃了蜜饯般甜蜜。
“今日,我们探讨盛世之比较。”
“先问尔等一个问题。”
“大明与历史上的大唐、大汉、大秦等盛世王朝相比,孰强孰弱?又各有哪些优劣?”
叶轩望着座下孩童,提问道。
先前,他已向皇孙们灌输殖民为藩王的理念。
而今,他要教导他们如何成为合格的藩王。
历史为镜,可知兴衰之道。
历史上的盛世王朝,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。
面对提问,朱雄英等小皇孙们争相回答。
“我大明疆土辽阔,百姓安乐,繁荣昌盛,远超历史上的任何盛世!”
“大唐、大汉、大秦等盛世,皆不及我大明!”
大本堂内,阳光洒落,照亮了这群稚嫩皇孙的脸庞和圆润的身体。
叶轩身着绯色官袍,腰系玉带,风度翩翩地立于讲台之上,询问:
“大明与其他盛世相比,究竟如何?”
朱雄英等皇孙积极回应,重申大明超越所有盛世。
叶轩闻言,微笑问道:
“你们对这些华夏历史上的盛世了解多少呢?”
小皇孙们面露困惑。
他们日常所学仅为四书五经,父辈又少提及这些,因此对盛世知之甚少。
见状,叶轩开始为他们讲述:
“先谈大秦盛世,大秦一统六国,成就天下一统。”
“兵马强壮,武将能臣辈出。”
“实行书同文、车同轨,统一度量衡,威名远扬。”
“大秦乃中原大地首个集权王朝。”
“秦始皇横扫六国,建立大秦,被誉为千古一帝。”
小皇孙们听后惊叹不已。
“秦始皇真厉害,竟能横扫六国!”
“我长大后若成藩王,定要学秦始皇,横扫与大明为敌之国!”
“我要横扫更多国家!”
小团子们说,他们还年幼,不懂得攻打一个国家并非易事,不能仅凭言语就达成,而是需以铁骑、鲜血和生命为代价。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征服六国,并非仅凭一己之力,而是因为他继承了父辈打造的强大秦国,加之身边有智谋之士与勇猛将领辅佐。当然,秦始皇的识人善用也是关键因素之一,否则即便前辈将国家打理得再好,兵马再强,若他无能,国家也无法一统。大秦作为首个大一统王朝,勉强可称盛世。盛世意味着国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,统治者文武双全,对内科技、经济、文化皆昌盛,思想活跃;对外军事强大,贸易繁荣,影响力深远。大秦虽具备部分条件,如军事强盛、影响力大、科技先进、文化繁荣,但仍非完美盛世。叶轩问小团子们:“大秦军事强大,能征服六国,但这些国家当时与秦国势均力敌。若大明面对六个实力相当甚至更强的国家,你们认为大明能否横扫六国?”他强调,国与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