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庆:娶范妹妹,解锁盖世绝学 > 第568章 真是个严苛的君主!

第568章 真是个严苛的君主!(2/3)

愿成为最后一名。

    簙册清晰记载着他们的工作表现,效率低下,未达标准。依朱元璋的性情,他们的项上人头恐难保。

    因此,尽管礼部事务轻松且量少,但人人心中忐忑,丝毫不敢放松。

    简而言之,无人愿落后,以免受朱元璋责罚。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礼部官员见叶轩身影消失于转角,便低头继续埋首工作。

    叶轩抵达港口,步下马车,海风带着咸湿气息扑面而来。抬眼望去,只见碧海蓝天,清澈如洗。

    未及细赏,一行人已迎面走来。

    “皇上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……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恭敬行礼,其中为首者正是朱元璋,身着圆领黄袍,衣袂随风轻摆。

    叶轩欲行礼,却被朱元璋摆手制止:

    “无需客气。”

    “爱卿,来来来!”

    “朕让你瞧瞧我大明的战船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拉着叶轩手臂,引他走向海边。

    一艘艘巨船耸立眼前,高达数丈,船身涂红,甲板上建有三层战斗室,气势恢宏,蔚为壮观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的战船,够威风吧!”

    “这足以组建无敌舰队,称霸海域,成就日不落帝国吧?”

    见叶轩目瞪口呆,朱元璋心情大好。

    心中暗想:以往总是自己被震撼,今日总算轮到这小子了。

    叶轩的确被深深震撼,这些庞然大物带来的压迫与巨大,难以言表。

    回过神后,他忽又想起一事。

    当年朱元璋击败陈友谅,俘其造船工匠,得其造船之术。

    可以说,大明的造船技术,皆源自陈友谅。

    当年陈友谅的水师盛极一时,堪称世间最强水军。

    《明太祖实录》载:

    “友谅造大楼船数百艘,高可数丈,丹漆涂饰,每船分三层……上下人声不相闻……”

    《国初群雄事略》亦述:

    “陈友谅大船……大者可容三千人,中者二千五百,小者亦千余。”

    由此可知,陈友谅之船庞大无比,且隔音极佳,外界纷扰难扰船中人。

    “此船,真乃壮观。”

    “工部之能,着实惊人,竟能于短时内造此多船。”

    叶轩赞叹。

    朱元璋面露得意,捋须而笑,乐不可支。

    “爱卿,船已造好。”

    “无敌舰队,稍加训练,便可成军。”

    “若要统治殖民地,建日不落帝国,还须何为?”

    第118章 棉花资本主义之始!大明日不落帝国将临!

    港口,碧波蓝天,一望无际。

    高大之船,丹漆闪耀,帆影绰绰,立于海岸。

    海风腥咸,吹衣袂飞扬。

    朱元璋转视叶轩,问曰:

    “欲统殖民地,建日不落帝国,还须何为?”

    叶轩答:

    “得殖民地后,可借舰队行海上商贸,行全球航海。”

    “商贸与全球航海?”

    朱元璋沉思。

    此二词新颖。

    然他昔日亦闻叶轩提及类似之语。

    “商贸者,乃购、运、储、售商品之经济行为。”

    “即与殖民地、他国交易往来。”

    “全球航海者……”

    “航行于四海,遍访世界各国。”

    “凭大明现有的船只数量与规模,海上称霸易如反掌。

    他国航海技术、船只数目与规模,皆无法与大明相提并论。”

    叶轩言。

    朱元璋颔首,心生自豪。

    自是如此。

    那些小国怎敢与大明比肩,大明水师与航海术均为顶尖。

    实则,他国航海术与大明相差甚远。

    此皆归功于陈友谅。

    若非他痴迷造船、练水师、研航海术,

    大明亦难有此机遇。

    陈友谅败亡,

    其苦心研究的航海与造船之术皆归大明所有。

    “爱卿,这商业贸易,究竟如何进行?”

    朱元璋仍有困惑。

    “譬如说,

    大明纺织业颇为发达,

    可用大明织就的棉布与其他国家及殖民地交易,从而聚敛财富,掌控其经济。

    再者,我们可扬帆四海,占据落后殖民地,掠夺珍稀资源。”

    叶轩释疑。

    然而,

    朱元璋眉头紧锁。

    “爱卿所言,用大明棉布与他国及殖民地贸易,

    具体操作如何?”

    他已习惯在叶轩面前坦诚无知,

    不懂便问,

    不再掩饰。

    毕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