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这意味着他们是以寡敌众,以弱胜强,击败了大明的军队。】
【这些皆是战场上的勇士,怎就不思考大明此次为何败得如此惨烈。】
【直接开战固然痛快,但若不明就里便贸然出兵,万一再败,受苦的不还是我大明的子民?】
“尔等皆认为应发起此战吗?”
李煜沉声发问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“自然!”
贵族们异口同声。
说实话,如今的大明军队无所畏惧。
蒙古人已被他们击败。
蒙古残部,即便逃回草原,也损失过半。
最新战报显示。
宁阳侯配合外族首领,将另一部落定罪后,打得其溃不成军。
北方压力骤减。
此刻,所有大明的 ** 皆在想,世间还有谁能与之抗衡?
凡我大明疆域所至,唯我独尊!
然而在此情形下,
那些异国舰队不知何时悄然逼近了大华周边的海域,不仅侵扰大华的附属国,更是胆敢屠杀大华五万将士。
既然他们自寻死路,我们岂能不成全!
在一片激昂的情绪中,
李煌雄鹰般的目光扫视四周,
“你们可知敌军的具体兵力?他们在海上为何能战胜大华的军队?如今大华的军队尚在集结,为何会与他们不期而遇?这些,你们可有了解?”
李煌冷冷地发问。
“……”
众将沉默。
上方的头脑逐渐冷静下来,因为他们意识到,李煌提出的问题,他们竟无一能答。
“你们一个个,这么多人,满脑子都是大华的荣耀。”
“只想着为大华将士复仇,却从未想过要了解这个敌人的真实情况吗?”
李煌怒声斥责,语气愈发愤怒。
未曾料到,这些将领竟因几场胜利便骄傲自满,难道他们不懂骄兵必败的道理?
更何况,你们凭什么为这几场胜利而骄傲?那是你们的功劳吗?
首次北征,之所以能俘获那颜失里,全靠智狐的谋划。
之所以能擒住阿鲁台,避免其逃脱,并斩草除根,解决鞑靼内乱,扶那颜失里上位,亦因智狐之力。
后来覆灭倭国,我大华几乎毫发无损,还不是因为智狐在诸国间树立了威信?
即便是第二次北征,
为何那颜失里能洞悉马哈木的动向?皆因智狐先前让那颜失里独揽鞑靼大权,所以他才有资格与马哈木合作,为大华军队提前获取如此关键的情报。
更不用说后来的平定马哈木之战。
智狐仅凭一句话,便剖析出诸多情报,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这才使得大华军队伤亡极小,却收获颇丰!
瓦剌覆灭!
兀良哈背叛大华的铁证!
为大华北方疆域,增添了沃土!
这段时间的桩桩件件,可有你们的半分功劳?
一丝一毫都没有。
然而你们却如此沾沾自喜。
李煌心中怒火中烧,
但他却无法发泄,因为这些话他难以启齿。
正因如此,
他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。
“兵法云,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
“你们身为领兵将领,大华的贵勋,竟连如此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?”
李煌厉声大骂。
斥责声中,那些显贵们低垂着头,默不作声。
唯独一人,身份不明,低声咕哝:
【秘密编号(此处省略具体数字)】
“但情报我们不是早已掌握了吗?”
“竟敢反驳?”
李渊冷笑连连,
“没错,锦衣卫确实带回了关于那些入侵者的情报,可朕问你们,从这些情报里,谁能看出他们有覆灭我大国五万雄师的能耐?”
“……这……”
“无人能答。”
“无人能答?既已知晓不能,还觉那些情报有何用?既已知晓不能,就应明了其中必有蹊跷!”
“查!”
“给朕查个水落石出!”
“唯有弄清这些情报,明白他们是如何屠戮我五万将士的,此战方能继续。”
“传朕旨意,令东南沿海一带的兵马于陆地集结。”
“接下来该怎么做,不必朕多说了吧。”
李渊语气冰冷。
面对李渊连番质问,那些显贵羞愧难当,纷纷低头。
“遵命,陛下!”
群臣齐声回应。
不论是文臣抑或武将,
他们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