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庆:娶范妹妹,解锁盖世绝学 > 第539章 世间的君子远胜于小人

第539章 世间的君子远胜于小人(1/3)

    若将此事视为巧合,未免太过牵强,且最终结果令人费解:这些小邦国民众对中原王朝抱有异常深厚的好感,举国皆然。

    故而,当得知中原王朝有难,他们纷纷伸出援手。

    上至君王,下至黎庶,无人认为此举不妥。

    更令人惊奇的是,此景并非孤例,而是近百个小邦国皆如此!

    如此众多的巧合,实在令人难以置信!

    莫非真是天命所归,令中原王朝备受垂青?

    正当永乐帝思绪万千之际,

    【这些文人墨客真是想得太复杂,且无一猜中真相。他们之所以如此行事,绝非区区金钱所能收买,即便能,也需更大的筹码。况且,即便告知你们,你们也未必能理解,你们这些迂腐的文人,全然不懂氛围之重。】

    【孔圣虽有言,无友不如己者。】

    【孟母亦曾三迁以教子。】

    【人家真心实意助我中原,你竟嘲讽其教育不足?究竟是他人之过,还是你的问题?】

    【罢了罢了,我还是不插手此事为好,免得他们知晓,那些小邦国民众所读的话本小说乃是我所售。】

    【那些议论纷纷的贵族与文人,亦是我暗中结交。】

    【否则,我又将陷入无尽的麻烦之中。】

    【现状已颇为满意,虽未料到这些小邦国会主动向中原输送粮食。但既然粮食问题已解,便可着手应对瓦剌!】

    原来,这一切皆是小狐狸所为!

    永乐帝心如明镜,一听便知其中端倪。

    “朕早已断言,世间从无无缘无故的爱恨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国家与中原并无深厚渊源,却如此慷慨相助,甘愿奉献……”

    “原来,并非天命独宠中原,而是因中原拥有如此皇太孙,方得上天垂青。”

    洞悉事情原委后,永乐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。

    他几欲仰天长啸,向群臣自豪宣告:

    这一切皆归功于朕之孙儿朱宸濠,大明的皇太孙朱宸濠,乃上天赐予大明的无价之宝!

    我的孙子,李瀚海,在无声无息中为我国的威望,在众国之中树起了丰碑。

    要明白,

    倾全国之力去援助另一国,

    且不计代价,

    这样的事迹只在遥远的古代才有。

    那时,礼制尚未崩溃,世间的君子远胜于小人。

    他们因仰慕某国的明君,而让自己的国家归附其麾下,

    遵从那位君主的一切旨意,

    犹如侍奉天子一般虔诚。

    然而,自那时代之后,一国对另一国的归顺,便成了耻辱与失权的象征,仅是权宜之计,再无真心。

    再没哪个国家会真心向往另一国的富强与道德,希望本国也能同样昌盛,因而主动亲近。

    但此刻,

    历经近两千载春秋,

    虽是周边小国对中原的仰慕,

    这一幕,终究再度上演。

    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

    李瀚海竟在极短时间内,借由故事与传说,与众国建立了如此紧密而深远的联系。

    “前人远航,愈行愈远,所见国度愈多。”

    “世界之广,可见一斑,天涯海角的幻想,不过是空想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或许这天地,广袤无垠。”

    “我国,完全能超越史上的任何伟大帝国,疆域更为辽阔。”

    “正如昔日天子分封诸侯。”

    “我国,亦能万邦来贺!”

    念及此,

    即便是以我的心智,亦不禁心潮澎湃。

    对一位君主而言,

    万邦来贺,

    那比开疆拓土更为辉煌的成就,

    是能在死后,面对先祖,面对历代君主,都能昂首自豪的伟业!

    而我察觉,这一天,正日益临近。

    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天才孙子——李瀚海。

    并且,他已是大国的皇太孙。

    “这一天,指日可待!”

    有如此孙子,证明天命所归。

    小小敌国,不过待戮之辈!

    于是,

    当朝臣们仍一头雾水,甚至有人仍在嘲笑小国贵族讲故事时,

    我轻敲龙椅。

    “咚咚。”

    清冷之声,让兴奋的朝臣们猛然清醒,

    他们面对的是君主的我,身处的是庄严的朝堂,而非喧嚣的市集。

    “臣等有失体统,请陛下宽恕。”

    大臣们慌忙跪拜。

    在宏伟的朝天宫内,

    除了脸色依旧苍白的李辰逸依然站立,其余众人皆已跪伏在地,就连新近归来的李公公李航也未能幸免。

    李靖此刻对李辰逸的珍视还来不及展现,怎会舍得让他也屈膝下跪?

    于是,他以一种温和的目光望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