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庆:娶范妹妹,解锁盖世绝学 > 第511章 这实在让人费解

第511章 这实在让人费解(1/3)

    当初在秦淮河边,签署契约的贵族后裔,十有八九都亲自来到赵王府。

    “世子,我们开战吧!”

    “我们即刻集结军队,先把锡兰国攻下!”

    “没错,我们根本无需惧怕他们,虽然我统领的是骑兵,但我们也有镇守南方的将领,皆听从世子调遣!”

    这些贵族后裔,已紧密团结在一起。

    他们现在都指望赵王府的世子,能将太子父子拉下马,让赵王一脉重新成为大明的未来。

    贵族们也不至于继续被冷落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热情高涨,简直可以用狂热来形容。

    这一幕,让赵崇武热泪盈眶。

    多久了。

    他多久没有这种被众人簇拥的感觉了?自永乐二年以来,他已许久没有体验过这种一声令下,无数人前赴后继为他效力的感觉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些贵族,听的是他儿子赵明渊的话。

    但,儿子和自己有区别吗?

    儿子崛起,那便是我崛起啊!

    这一刻,赵崇武的代入感极强。

    “儿子,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,我们应该开战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那边肯定会先从贸易入手,他们文官多,我们武将多,各有优势,肯定先从容易的方向开始准备。”

    “等我们解决了锡兰国,太子那边的贸易也差不多展开了,我们刚好可以抢他们的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赵崇武已经露出了一个凶狠的笑容。

    显然,想象着从兄长历尽艰辛通过贸易赚来的财富中横刀夺爱,令他痛不欲生,心中便涌起一阵隐秘的快意。

    李瀚渊瞥了他一眼。

    “谁说我们要动武了?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李弘烈一时语塞。

    不动武?

    那锡岚国的事如何处理?唾手可得的战功不要,贸易之道大家又都不擅长。

    贵族家族向来以战功立家。

    家中财富,不是来自战场上的掠夺,便是田产租赋……

    经商?

    门外汉啊……

    更何况,不是有古训云:发挥我们的长处,掩盖我们的短处,此乃扬长避短之道……

    儿子竟说不打仗?

    这实在让人费解。

    镇国公李威,年纪介于李弘烈与李瀚渊之间。

    他前年刚承袭了镇国公的爵位。

    在贵族中地位显赫,但威望不足。正值需要一场大战,立下军功来提升自己威望之时。

    李威早已跃跃欲试,渴望跟随汉王世子李瀚渊大展拳脚。

    然而此刻,一听不打仗,他顿时焦急起来。

    “世子,我们都是些粗人,除了打仗一无是处。你若是让我们去搞什么国际贸易,我们恐怕一无所知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还不如先打一仗。”

    听闻李威的提议,

    其他贵族也纷纷点头,主动请缨。

    “是啊,世子,我们不能拿自己的短板,去跟别人的长处碰。”

    “不如先打一仗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先把锡岚国的战功抢到手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我们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
    他们你一言我一语,

    这个说自己能解决船只,那个说能解决海上士兵的挑选。

    旁边一人又称能解决粮草问题。

    不远处又有一人说能解决海图之事。

    众人皆热情高涨。

    似乎只要李瀚渊一声令下,他们就能将战功双手奉上。

    李瀚渊颇为无奈。

    这些贵族倒是热情满满,只可惜少了些智慧。

    谁说太子那边一定会按你们这些粗人所想,先从贸易入手?人家就不能双线作战吗?

    你们能想到的,那些文臣就想不到?

    论起谋略,你们差得远呢!

    况且,谁说本世子离了打仗就一无是处?

    我本就也不擅长打仗嘛。

    别告诉我,你们私下里没觉得我没本事。

    “我已有定夺。”

    李浩宇平静地说。

    而且,这是真正能让李浩轩那边陷入绝境的计策。

    某章节 双策并行,安抚海盗

    “汉王那边,定会以为太孙殿下以商贸为重,我们不妨双策并行,给汉王来个措手不及。”

    太子东宫,户部侍郎林浩眼中闪烁着精光提议。

    外面,传来太子妃王氏的抽泣声,她自觉辛劳无比,却仍被老爷子责骂。

    自出生以来,她从未如此丢脸过。

    因此,她在外头哭闹不止。

    太子正在劝慰。

    表面上看,似乎是太子妃不够沉稳,

    但在场之人都明白,

    太子妃是借此机会大闹一场,以吸引他人注意,好让这些朝臣和李浩轩有机会私下交流。

  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