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十七岁的百里执疏端坐在龙椅上,玄色龙袍衬得他面容愈发威严,朝臣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位陛下今日有些不同寻常,在看到永嘉帝身边的大总管全贵儿,手上拿着一卷明黄诏书,而非往日的奏折,此刻心里都有些打鼓。
“诶,齐泓令你知不知道陛下今日要做什么?”
“我怎么会知道……”
“不是,你跟陛下是亲家,你能不知道?还是不是好朋友了……”张昶柯拉着他不松手,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。
“真不知道!我也纳闷的,你问问鹤辞去,他整日都在宫里。”
“他也说不知道,啧,陛下这几年脾气是软和了一些,但不多,不知道今日又要做什么。”江行明怼了怼季鹤让说道。
“陛下自有他的道理,听着就是了!”季鹤让撇了撇嘴巴,江行明呲了呲牙,季鹤让就是百里执疏的头号迷弟,问也等于白问。
“众卿家。”百里执疏声音沉稳出来,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,“朕登基十八载,赖祖宗庇佑,得众卿辅佐,方有今日海晏河清之象。”
殿中一片寂静,百官屏息,不对劲,陛下你不对劲!
“今太子年已二十有二,德才兼备,可承大统。”百里执疏展开诏书,“朕决意效法尧舜,禅位于太子,退居慈宁宫与皇后颐养天年。”
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,礼部尚书第一个出列:“陛下春秋鼎盛,何以……”
“朕意已决。”百里执疏抬手制止,“退位大典定于三月十五,诸卿速去准备即可。”
“陛下三思啊……”
退朝后,百里执疏径直去了养心殿;百里瑾珩正在批阅奏折,仔细看的话,会发现他的手一直在抖,心不静;百里执疏看着从前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奶娃如今已经二十二岁了,有些感慨。
百里瑾珩见百里执疏回来,连忙起身相迎。
“父皇……”
百里执疏抬了抬手:“都知道了?没让你去朝会就是怕你紧张,没想到还是紧张了,就这点出息。”说完又笑着再次开口:“瑾珩,都准备好了吗?”
百里瑾珩接过百里执疏递给他的诏书,手指微微发颤:“儿臣……怕辜负父皇期望。”
“怕什么,”百里执疏拍了拍儿子的肩,“朕还没你大的时候,就已经跟着你皇祖父和皇伯伯做很多事了。”顿了顿,又道,“你母后一直想再出去看看,这么多年了,你和瑾年都长大成人,也成家了,我也该兑现诺言了。”
“父皇……”
“瑾珩,你一直都做的很好,要有信心,父皇不会任性到在你还没办法做个好皇帝的时候,就强行让你做这些的。”
三月十五,晴空万里。
太和殿前,百里瑾珩身着十二章纹衮服,在礼官唱诵中一步步走向至高权位,萧华昭站在百里执疏的身侧,看着百里瑾珩挺拔的背影,眼眶微湿。
“哭什么,”百里执疏捏了捏她的手,“他是当皇帝,又不是再也见不到了。”
萧华昭轻声道:“臣妾只是想起他小时候,哭着闹着想跟你去打仗的样子,那时候才六七岁,就那么小小的一个……”
百里执疏将萧华昭搂到怀里:“所以啊,瑾珩会做一个好皇帝,咱们的儿子很优秀。”
“嗯。”萧华昭轻声应道。
典礼过后,新帝颁布第一道圣旨:晋封永嘉公主百里瑾年为永嘉长公主,赐居长乐宫;尊父皇为太上皇,母后为太后;立太子妃齐明萱为皇后。
“夫君,”萧华昭抬眸看了看百里执疏,“我们真的可以去长安了吗?”
百里执疏揽住她的肩:“怎么,舍不得了?”
“有一点吧……”萧华昭望着熟悉的宫墙,“毕竟住了近四十年了……”
慈宁殿
四月初八,萧华昭在慈宁殿设家宴,新帝百里瑾珩携皇后齐明萱早早到场,一岁多点的百里清沅也被抱着过来,小家伙前些日子有些感冒,这会儿看着倒是精神多了;永嘉长公主百里瑾年也带着驸马谢昀到了。
“清沅,来,给皇祖母抱抱。”萧华昭伸手接过百里瑾珩怀里的小孙女,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这会儿笑着往她怀里钻,小手好奇地抓着她步摇上的珍珠。
“清沅喜欢这个呀?皇祖母送给我们清沅好不好?嗯?”萧华昭笑着捏了捏小姑娘的脸。
“母后……送她的太多了,不能抓什么给什么呀……”齐明萱无奈的说着。
“这有什么,我们清沅喜欢是不是?”
宴席过半,萧华昭放下筷子:“今日叫你们来,是有事要说。”
所有人都停下动作,看向她。
“我与你们父皇……”萧华昭顿了顿,“打算去长安住些时日。”
“什么?”百里瑾年第一个站起来,“母后和父皇要离开京城?”
百里执疏淡定地抿了口酒:“不是离开,是游历,大概先去长安,再去江南,或许还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