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> 第66章 硝烟之外

第66章 硝烟之外(2/4)

薄地,有了驴帮忙,收成起码能多三成!

    消息像长了翅膀,天还没黑就传遍了全村。当晚,李二嫂家的破草房门槛都快被踩平了,左邻右舍都来看稀奇,顺便打听哪儿还能找到这种\"黄石头\"。

    第二天,表彰大会还没开始,打谷场上就挤满了人。李二嫂穿着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蓝布衫,胸前戴着朵碗口大的红花,羞答答地站在台上。政委亲自把驴缰绳交到她手里,那可是一头三岁口的壮实青驴,油光水滑的毛色让围观群众啧啧称奇。

    \"...李二嫂同志的发现,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!\"政委高声说,\"从今天起,谁发现有用的矿藏,根据地都有奖励!\"

    人群顿时沸腾了。有问铜矿啥样的,有问铁矿怎么认的,还有个半大孩子举着块黑石头嚷嚷着是不是煤。陈长安趁机把几种常见矿石的特征讲了一遍,最后补充道:\"特别是那种黄色、有臭鸡蛋味的,找到了一定要报告!\"

    大会结束后,村民们三五成群地上山找矿去了。李二嫂牵着新得的驴往家走,身后跟着一群羡慕的妇女。她腰板挺得笔直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
    \"铅板不够了。\"王铁山擦了把汗,指着刚砌好的砖室,\"最多再包两面墙。\"

    陈长安蹲在未完工的反应室旁,查看着设计图:\"那就把接触法这部分先停一停,集中力量完成铅室法部分。\"他抬头看了看天色,\"雨季快来了,必须在下雨前把屋顶封好。\"

    二十几个工人正在山坡上忙碌着,建造根据地第一座硫酸厂。核心部分是一个用铅板内衬的砖砌大房间,连接着几个陶制的吸收塔。设计图上标注着\"铅室法硫酸生产系统\",是陈长安根据前世记忆还原的19世纪工艺。

    \"陈工,硝酸车间的地基打好了!\"一个年轻战士跑来报告,\"李队长问氨氧化炉用耐火砖行不行?\"

    陈长安点点头:\"可以,但内壁要抹一层高岭土。\"他转向王铁山,\"王师傅,您去硝酸车间看看吧,那边更需要您的经验。\"

    王铁山嘟囔着\"又指使我\",但还是拎着工具包往山坳走去。那里正在建造的硝酸厂采用了更\"土\"的工艺——用陶缸做反应器,用村民贡献的尿碱和硝土做原料,通过一系列简陋但有效的装置生产稀硝酸。

    陈长安留在硫酸厂监督施工,心里盘算着生产流程。硫磺燃烧生成二氧化硫,在铅室中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...理论上很简单,但实际操作中温度控制、气体比例、催化剂选择都至关重要。一个环节出错,轻则产量低下,重则发生爆炸。

    \"陈技术员!\"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。李二嫂挎着篮子站在工地边缘,正冲他招手。

    \"李二嫂?你怎么来了?\"陈长安走过去问道。

    \"给大伙送点吃的。\"李二嫂掀开篮子上盖的布,露出十几个杂面馍馍和一小罐咸菜,\"你们整天忙活,饭都顾不上吃。\"

    陈长安这才意识到已经过了午饭时间,肚子立刻咕咕叫起来。他感激地接过一个馍馍:\"太谢谢了,正好饿着呢。\"

    \"谢啥,你们才辛苦。\"李二嫂环顾着热火朝天的工地,\"这大房子是干啥用的?\"

    \"生产硫酸的。\"陈长安咬了口馍馍,含糊地解释,\"就是...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,能做火药,也能做肥料。\"

    \"肥料?\"李二嫂眼睛一亮,\"能让我家土豆长好些不?\"

    陈长安笑了:\"当然能。等工厂建好了,第一批硫酸铵优先给你们村。\"

    李二嫂高兴得直搓手:\"那敢情好!我回去就跟乡亲们说!\"她转身要走,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,\"对了,那个戴眼镜的先生,是你朋友不?\"

    \"戴眼镜的先生?\"陈长安一愣,\"什么样子?\"

    \"瘦高个,戴着金丝眼镜,说话文绉绉的。\"李二嫂比划着,\"说是从省城来的教书先生,问我们村有没有稀奇石头,我把他领到技术科去了。\"

    陈长安的神经立刻绷紧了。根据地最近没有接到外来知识分子的报告,而且省城的教书先生怎么会对\"稀奇石头\"感兴趣?

    \"什么时候的事?\"

    \"就刚才,不到一炷香工夫。\"李二嫂看出他脸色不对,\"咋啦?不是好人?\"

    陈长安顾不上回答,撒腿就往技术科方向跑去。身后李二嫂的喊声渐渐远去:\"馍馍!馍馍还没拿呢!\"

    田中健一推了推金丝眼镜,面带微笑地观察着技术科的陈设。桌上散落的矿石样本、墙上手绘的工艺流程图和角落里那台简陋的分析天平,无不显示出这个\"土八路\"工厂出人意料的专业性。

    \"田先生对矿物学也有研究?\"年轻的技术员小李好奇地问。

    \"略知一二。\"田中谦虚地说,手指轻轻抚过一块硫铁矿样本,\"我在北平地质调查所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