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,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——声东击西!陈长安猛地睁开眼,抓起树枝在沙盘上划出一个大圈:\"看这里,五公里外的马庄据点,是日军通讯枢纽。\"树枝又指向另一处,\"十五公里外的青龙桥,囤积着他们半个师团的军粮。\"他的声音越来越快,\"如果我们同时在三个以上方向发动佯攻...\"
系统推算结果显示:多线佯攻方案成功率能提升到47%,预计伤亡减少62%。但这个数字仍然让陈长安胃部发紧——这意味着至少会有三十名战士永远回不来。
\"需要精确的时间配合。\"赵刚皱着眉头说,\"各部队必须严格按时间表行动,差一分钟都可能前功尽弃。\"
\"通讯是个大问题。\"通讯排长插话,\"山区信号不稳定,我们的步话机有效距离只有五公里。\"
陈长安沉思片刻:\"用信号弹和预定时间的炮击作为同步信号。A队拿下马庄后立即发射红色信号弹,b队在青龙桥得手后发射绿色信号弹...\"
凌晨三点,作战方案终于成型。陈长安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,将厚达二十页的计划书交给通讯员:\"立即呈送旅部。\"他转向赵刚,\"通知炊事班,给战士们加餐。明天开始高强度训练。\"
等待批复的二十四小时里,陈长安像头困兽般在指挥部来回踱步。他不断调出系统反复验证,每次都会发现新的漏洞:风向变化可能影响毒气扩散、雨季可能导致山路塌方...最令他不安的是,系统显示有17%的概率会出现意外情况——比如日军临时增援。
第二天傍晚,通讯员满头大汗地冲进指挥部:\"旅部回电!\"
陈长安迫不及待地展开电文,2号首长龙飞凤舞的批语跃入眼帘:\"方案批准。129师将在北线发起牵制性进攻。务必全歼守敌,彻底销毁毒气弹。切记:宁可任务失败,也不能让一枚毒气弹泄漏!\"电文末尾还有一行小字:\"那个日军飞行员,送他来总部。反战同盟需要他的证词。\"
陈长安长舒一口气,转向等待的指战员们:\"传令下去,各部队按计划准备。明天拂晓出发!\"
(3)调虎离山
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深沉。陈长安带领特战队潜伏在老君山西侧的灌木丛中,潮湿的露水浸透了他们的军装。手表指针指向3:15,距离预定行动时间还有十五分钟。
\"队长,信号!\"侦察兵压低声音,指向东南方向。三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——马庄方向的佯攻已经打响。
几乎同时,西北方传来隐约的爆炸声,青龙桥方向的129师也开始行动了。陈长安举起望远镜,看到仓库正门的日军哨兵明显骚动起来,几个军官模样的人匆匆跑向通讯室。
\"A组就位。\"耳麦里传来张大彪沙哑的声音。陈长安看到悬崖下方,十几个黑影正沿着采药人小径向上攀爬。这条所谓的\"小路\"实际上近乎垂直,战士们必须像壁虎一样贴着岩壁移动,稍有不慎就会坠入百米深渊。
\"b组准备。\"陈长安轻声命令。他身后的爆破手紧了紧背上的炸药包,化学专家王教授则反复检查着防护面具。这位文质彬彬的学者此刻脸色苍白,但眼神异常坚定。
突然,仓库正门大开,三辆满载日军的卡车呼啸而出,车头灯像利剑般刺破黑暗。\"他们上钩了。\"赵刚兴奋地低语,\"至少调走了一个大队的兵力。\"
陈长安却没有丝毫放松。系统显示的危险指数仍然居高不下——仓库里至少还有两百名守军。他看了看表:3:28。\"行动!\"
A组战士如同幽灵般从悬崖边缘跃下,无声地解决了换岗间隙的哨兵。陈长安带领b组快速跟进,在黑暗中沿着山脊疾行。他的每一步都精确计算过,避开所有可能发出声响的碎石。
当他们摸到仓库侧门时,里面传来急促的日语对话: \"司令部命令,加强警戒!\" \"可是少佐带走了大部分人手...\" \"八嘎!执行命令!\"
陈长安做了个手势,爆破手立即上前安置微型炸药。随着一声闷响,铁门应声而开。特战队员们鱼贯而入,消音手枪精准点射,瞬间放倒了门内的四名守卫。
仓库内部比想象中更加庞大。数十个标有骷髅标志的金属桶整齐排列,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光。王教授倒吸一口凉气:\"这些...足够毁灭整个华北地区...\"
\"找引信和起爆装置!\"陈长安命令道,同时系统疯狂预警:日军增援部队正在折返,预计7分钟到达!
(4)烈焰净化
仓库深处的交火异常激烈。日军依托货架和金属桶组成防线,机枪子弹在密闭空间内形成恐怖的跳弹效应。一名战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