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 > 第50章 支援总部

第50章 支援总部(2/3)

   旅长展开后倒吸一口冷气。这是一幅手绘的华北地图,上面用红蓝两色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,最令人心惊的是那些画着骷髅标志的地点——日军的化学武器仓库。

    \"怎么得来的?\"

    \"那少尉的作战包里找到的。\"陈长安撒了个谎。实际上,这份地图是从系统扫描的日军司令部文件中还原的。他不能说出真相,但更不能不交出这份关乎千万人性命的情报。

    雨声中,两人沉默地对视。最终旅长将地图贴身收好,用力拍了拍陈长安的肩膀:\"我代表总部谢谢你。不过...\"他忽然眯起眼睛,\"你小子肯定还藏了什么好东西。\"

    陈长安露出一个罕见的笑容,从卡车驾驶室提出个木箱。打开后,二十支崭新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整齐排列,枪身上的烤蓝在灯光下泛着幽光。

    \"给首长们的'小礼物'。\"他眨了眨眼,\"比咱们的'盒子炮'轻便多了。\"

    (3)分发风暴

    七天后,整个晋察冀军区像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。

    在总部统一调配下,这批装备如同甘霖般洒向各支急需补给的部队。陈长安的系统地图上,代表着八路军控制区的蓝色区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。

    新一团战报: \"我团于5月12日夜间,使用新配发的4门迫击炮对马家河据点实施火力压制。原计划三小时的攻坚战,仅用28分钟即攻克敌碉堡群。此战毙敌47人,我方仅轻伤3人...\"

    独立二营汇报: \"...换装日式机枪后,在5月15日的伏击战中,首次实现对日军火力的完全压制。伤亡率从以往的平均35%降至6%...\"

    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黄崖洞兵工厂。当陈长安看到那份用红纸书写的喜报时,系统竟罕见地发出了提示音:

    \"技术突破警报:检测到超出预期的军工进步\"

    原来,兵工厂的老师傅们通过逆向研究那几门九二式步兵炮,不仅成功仿制出炮闩机构,更在炮弹装药上做了改良。第一批\"边区造\"迫击炮弹的射程,竟然比日军原装弹药还远了300米。

    \"300米啊!\"赵刚捧着喜报的手都在发抖,\"这意味着我们的炮兵可以在敌人射程外开火!\"

    陈长安却盯着报告末尾的一行小字出神:\"...特别感谢独立团提供的炮膛测量数据...\"这些数据,正是他通过系统扫描秘密转交给兵工厂的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作战室里,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。

    \"八格牙路!\"小林师团长将战报狠狠摔在桌上,\"短短两周,我们损失了十三个据点!八路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强的火力?\"

    参谋们噤若寒蝉。地图上那些被拔掉的红色图钉,就像一张咧开的血盆大口,嘲笑着他们所谓的\"治安肃正计划\"。

    (4)连锁反应

    王家峪据点的伪军队长李富贵,此刻正盯着刚送来的补给箱发呆。箱子里本该是配给伪军的发霉高粱米,现在却变成了印着日文的精米罐头。

    \"太君,这是...?\"他小心翼翼地问身旁的日军顾问。

    \"赏给你们的。\"顾问山田不耐烦地挥挥手,\"前线缴获的八路物资太多,仓库放不下了。\"

    李富贵的手指擦过罐头上的生产日期——1941年4月。这正是老君庙战役后日军紧急调拨的物资。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击中了他:如果连日军都要靠缴获来补充给养,那前线的形势...

    当夜,李富贵悄悄召集了几个心腹。桌上摊开的是从黑市买来的《晋察冀日报》,上面赫然刊登着八路军各部换装的消息。

    \"兄弟们,\"李富贵的手按在崭新的南部手枪上——这是他用二十块大洋从一个溃兵手里买的,\"咱们该做个选择了。\"

    次日凌晨,当山田顾问像往常一样呵斥哨兵时,等待他的是十几支突然调转的枪口。

    \"太君,\"李富贵用刚学会的日语单词说道,\"您教导我们,强者为尊。\"

    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十天内不断上演。有些据点是被里应外合攻破,有些则是伪军成建制地带枪投诚。到五月下旬,连冈村宁次都不得不承认:\"华北的治安形势,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。\"

    (5)暗流涌动

    六月初的夜晚,陈长安独自站在扩建后的兵工厂测试场。远处传来新式炮弹的爆炸声,火光将他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。

    系统扫描过最新铸造的炮管,显示出一组令人欣慰的数据:膛线误差0.03mm,接近原厂标准。这意味着根据地的军工水平,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    \"团长!\"赵刚兴冲冲地跑来,手里挥舞着总部刚发来的通报,\"咱们的物资至少帮五个团换了新装备!老总特别表扬...\"

    陈长安的目光却越过欢呼的人群,投向东南方的夜空。系统推演功能正在视野中勾勒出恐怖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