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> 第212章 满载而归

第212章 满载而归(1/2)

    赵清虎在京城逗留了五天。

    送上门的帖子,他都让威宁侯府帮着拒绝了。

    他可不是官僚系统的,也没办法真正融入进来,没必要画蛇添足。

    这一次来京城,除了赴约外,便是要给自家开辟商路找一个靠山。

    任务圆满完成,不仅跟皇帝陛下合作做生意,而且明面上有威宁侯府,还有江南的南王,谁敢造次?

    宫中倒是没有再次召见,而是连续送了一些赏赐出来。

    除了皇帝陛下,还有皇后,甚至是后宫一些娘娘们,也派人送了一些礼物过来。

    赵清虎照单全收,也在京城游玩了五日后,提出告辞。

    离开京城的时候,孙公公再次拿了一件礼物过来。

    是一块牌匾,出自皇帝陛下之手,上书“吉庆之村”四个大字。

    皇帝陛下这份大礼,着实让赵清虎吃了一惊。

    “孙公公,陛下大恩,臣代乡邻拜谢皇恩!”

    “赵大人快快请起,这也是陛下的一点心意,愿绿竹村一直安好下去。”

    辞别孙公公,赵清虎带着十六辆马车离开。

    不仅有宫中赏赐,还有侯府的礼物,也有宋家送来的,一马车是给宋天赐的,还有两个丫鬟,是带给宋天赐的;另外一马车则是给赵清虎的谢礼。

    还有两马车的东西,是他在京城购买的,准备带回去送给家人的。

    顾凌轩这几日,就忙着清点赏赐物品,登记造册,其中有一些吃食点心,则是拿出来及时吃掉。

    等到了通州码头,赵清虎上了船。

    除了他的客船外,另外两艘是货船,是王三爷这几天时间,调集的动物油脂,给赵清虎带回去制作香皂的。

    当然了,五天时间赵清虎也并非啥都没干。

    听王三爷说起京中冬日天冷,缺棉花、木炭等取暖之物,让赵清虎想想办法,扩大棉花种植的时候,赵清虎想到了煤炭。

    京城外面,不就有煤山?

    煤炭可是取暖神器啊,把洗煤跟无烟煤、蜂窝煤的制作办法写给王三爷后,两人又达成了一个合作项目。

    赵清虎拿出了一万两银子,威宁侯府也拿出了一万两银子,两家二一添作五,直接平分。

    王三爷客气,赵清虎可没真要。

    他远在绿竹村,对于京中煤矿买卖,啥贡献没有,怎么能拿一半,便让出了一成利润。

    晃晃悠悠,一直到六月下旬,赵清虎才回到庆州。

    远远见到码头上,来迎接的大郎等人,赵清虎这才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总算是回来了!京城虽然繁华,可绿竹村才能让他心安。

    “老弟,恭喜啊!”

    王员外第一个迎了上来。

    京城发生的事情,他早就听说了。

    “老哥客气了,我这点荣誉有一半老哥的功劳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敢哈,老弟别谦虚。”

    村长等人也来了,甚至是宋天赐,还请了鼓乐队。

    看热闹的人也不少,毕竟,绿竹村得到了圣上赏赐牌匾,这件事情早就在提前乘坐快船回来报信之人的嘴里面宣扬开了。

    清水镇上,十里八乡的,很快的得到了消息。

    这可是大新闻,连宋天赐都屁颠颠跑了来。

    “清虎,快请圣上的牌匾出来啊。”村长也急啊。

    谁也没想到,赵清虎去一趟京城,竟然能求来如此天大的恩赐。

    圣上亲笔,赐下的牌匾,这是能在他们村祠堂永远供奉的宝贝啊。

    就是村上祠堂太多,也不知道赵姓的能不能同意轮流供奉,让他们王姓祖宗们也高兴高兴。

    赵清虎一抬手,三郎、四郎便抬着那被红布包裹的牌匾下了船。

    “赵大人,打开让我们也开开眼吧?”有人喊了一声。

    村长连忙摆手,“可不行,可不行,我们要请回村,等算了吉日再打开。”

    赵清虎看向宋天赐,这种事情,官府应该有规矩。

    “静一静!”

    宋天赐出面,堂堂县尊,在清水镇自然能镇得住场面。

    他这一开口,原本还议论呼喊的人群立马就安静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圣上赏赐,朝廷自有规矩,县衙会命人在绿竹村建造牌楼,尔等想要参拜,等候通知就是。”

    欢欢喜喜,敲锣打鼓,把牌匾迎上了马车,赵清虎也在跟王员外、宋天赐交割了他们的东西后,告辞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半个月在河面上摇摇摆摆,他也累啊,现在迫切想要回家。

    等回到家,把牌匾先送入村长家后,赵清虎这才回去。

    这牌匾的功劳,赵清虎可不敢吞了。

    绝对是村长他们的功劳,让他送上了万民伞以及贺表,否则皇帝老子的墨宝,岂会轻易赐下?

    在清水镇,宋天赐也就是说说官面上的话,安抚安抚百姓罢了。

    牌楼建好了,放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