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> 第55章 筹备新房酒

第55章 筹备新房酒(1/2)

    郑师傅带着算账的人来了,将材料、人工一一清算。

    最后,他家的砖瓦房加上豆腐坊,一共算出来是三百七十四两五钱银子。

    郑师傅还要给赵清虎抹零,赵清虎却摇头拒绝,他对新房十分满意。

    直接把银钱提升到了三百八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郑师傅这段时间的用心,他看在眼里,多出来的就当是给他的红包。

    之前交了两百三十两银子的订金,赵清虎还需要支付一百五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他拿出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,加上五十两现银。

    郑师傅推辞了几句,便也欢欢喜喜收了起来,被赵清狗、赵清牛请走了。

    三房、四房的砖瓦房也开始破土动工。

    两房的宅基地都是两亩,郑师傅直接就开了两个工地,齐头并进,半个月就能一起完工。

    赵清虎锁了宅子大门,这大铜锁,可是花了他二两银子。

    回到茅草屋,赵清虎一个人坐在堂屋。

    明天是约定的,让木匠铺送家具来的日子。

    郑师傅也帮他看了黄历,三天后,就是乔迁新居的吉日。

    绿竹村虽然是逃荒者组建的,才几十年的村子,但是村规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乔迁新居,自然要请客吃饭,摆酒席。

    寻常你建个茅草屋,请亲近之人上门,吃个暖房酒就好。

    自家盖的可是砖瓦房,是绿竹村首屈一指的宅子,摆上流水席都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是新房酒!

    数了数空间内的银钱,银票还有十七张,这就是一千七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此外,白银还有三百五十两。

    碎银子不多,一直也没用,还有三两七钱。

    铜板就少了,只剩下九百六十五个,连一千之数都没有。

    之前,老四带着三郎、四郎在村上收购蔬菜,花了两千多个铜板,这还是赵清虎,拿了三两银子去镇上杂货铺兑换的,否则铜板不够用。

    杂货铺不是钱庄,自然不可能给你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个铜板,是九百九十个,一两银子对方要赚取十个铜板差价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银钱外,他们家也有了家产。

    一座大宅子,房契、地契都在他手上,是官府盖上了官印的红契。还有一座豆腐坊,也都是办了红契的。

    此外,还有两处田产。

    山坳里面,八亩水田,还有十一亩旱地,都是他们家的家产,也是办了红契的。

    中午,一大家子齐聚一堂,赵清虎告诉了家人,明天有家具送来,三天后就是乔迁新居。

    明天安放家具,后天就能开始搬家,把东西全都搬进去,大后天,便是乔迁酒席。

    “今天我跟你们大爷爷商量了下,虽然盖青砖瓦房值得庆贺,可摆上流水席还是太招摇。就中午摆上一顿新房酒,请村上的人来热闹热闹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爹,请多少人啊?”

    “咱们同族的至亲,全家都来,其余村里面的人,每家两口,五十岁以上老人单独请。”

    这是绿竹村的规矩,除了流水席外,这算是最大的席面。

    正经席面,必须有八个菜,四荤四素。

    若是主家要摆摆阔气,可以往上增添。

    鸡鸭猪鹅,这就是农户家庭,四个荤菜的主旋律。

    想要往上增加,大猪头、大肘子,或是一些猪下水,都能往上增添。

    赵清虎往上数,赵老头一共有三兄弟。

    这三家,就是他们家的至亲,全家都能来吃席,当然了,这些至亲家里面也会来帮忙。

    农村的席面,谁也不会请专业的厨师,就是村里面颠大勺的,有些手艺在身,帮厨就是大婶子小媳妇。

    男人们也有事情,杀鸡杀猪,借板凳桌椅,迎来送往,登记礼单。

    赵清虎有个大伯赵大柱,还有一个三叔。

    不过三叔三婶去得早,留下两房堂弟,都已经成家立业,在村上单独立户,是两户人。

    亲戚家也要派人去通知,到时候都来热闹热闹。

    一桌人围在一起,算来算去,最后赵清虎算出了五十桌席面。

    乖乖,不比摆上一天流水席便宜。

    毕竟,流水席只要吃饱就好,荤腥少一点,那乱炖的大锅菜,人也看不出你到底放进去多少荤腥,挑不出理。

    你正经摆上席面那就不一样了,一盘子荤腥端上去,你不能是半只**?

    鸡鸭鹅,各自就需要五十只,猪肉,一桌一斤打底,也没啥烹煮手段,就是切成大块,大锅炖煮,炖烂放盐、酱油,浓油赤酱,就是有滋有味。

    好一点的,一桌必须上两斤肉。

    这就是一百斤好肉,便是三两银子。

    此外,大席之上的素菜,可不是纯素菜,你总也要放些猪油吧?

    鸡鸭三斤一只打底,大鹅五斤打底,价格都大差不多,一斤大概十五文,五十桌大概就是八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