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合鸣 > 第216章 一个差役的生平

第216章 一个差役的生平(3/3)


    韦睿听出她语气中的异样,心中一动,决定趁机多问些关于她父亲的事。他放缓声音,温和道:“刘姑娘,能跟我说说你父亲吗?我看你今日独自一人,想来家里境况不易。”他的语气轻柔,像是在闲聊,却暗藏探究。刘鹛停下脚步,低头沉默了一会儿,才缓缓开口:“我父亲叫刘一平,是骞州城内广陆巷的人……”她的声音低沉,带着回忆的沉重。韦睿站在一旁,静静听着 。他抬头望向夜空,星光闪烁,东街的喧嚣声渐渐远去,夜色中只剩两人并肩而行。

    韦睿和刘鹛漫步在东街上,街边的灯火映照着两人的身影,拉出长长的影子。夜风吹过,带来一丝凉意,街边摊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,糖葫芦的酸甜味和包子的肉香混杂在空气中,勾起人的食欲。韦睿刻意放慢脚步,走在刘鹛身旁,目光不时扫过她的侧脸。见她神色稍缓,他轻声问道:“刘姑娘,你能告诉我一些关于你父亲的事情吗?”他的声音温和,像是在闲聊,却带着一丝试探。刘鹛闻言,脚步一顿,眼中闪过一丝悲伤。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,才深吸一口气,缓缓开口:“我父亲叫刘一平,是骞州城内广陆巷的人。”

    刘鹛的声音低沉而缓慢,仿佛回忆的闸门被打开,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。她继续说道:“我父亲自小父母双亡,没人照看,吃百家饭长大。小时候,他常跟我说起那段日子,说邻里乡亲虽不富裕,却总会给他一口饭吃。”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,目光落在脚下的石板路上,似乎在回忆父亲讲过的往事。韦睿听着,眉头微皱, 点了点头,低声道:“那后来呢?”他的声音轻柔,像是在鼓励她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刘鹛抬起头,目光飘向远处,街边的灯笼在夜风中微微摇晃,映得她的脸忽明忽暗。她接着说道:“父亲19岁那年,托了人情,谋了一份巡检司帮闲的差事。那时候他年轻力壮,又肯吃苦,慢慢在巡检司站稳了脚跟。”她的声音中多了一丝骄傲,显然对父亲的努力颇感欣慰。韦睿闻言,心中一动,巡检司的差役多是底层出身,刘一平能从帮闲做起,想必有过人之处。他问道:“他在巡检司干得怎么样?”他的语气平静,却暗藏探究。

    刘鹛叹了口气,眼底的骄傲渐渐被无奈取代。她低声道:“父亲22岁时,在骞水河畔救了一个被地痞流氓调戏的浣衣女,那人就是我娘,叫周珊。”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温柔,显然对父母的相识颇有感情。她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娘说,那天父亲路过河边,见她被几个泼皮围住,二话不说冲上去把人赶跑了。那些人见他穿着巡检司的衣裳,不敢再闹,灰溜溜地走了。”刘鹛的嘴角微微上扬,像是在回忆母亲讲过的故事。韦睿听着,点了点头,心中暗赞刘一平的侠义之举。

    “后来,父亲和娘相处了一段时间,觉得彼此合适,就在25岁那年成了亲。”刘鹛的声音轻快了些,眼底闪过一丝幸福的光芒。她接着说道:“婚后日子虽然清苦,但也算幸福。娘在家操持家务,父亲在外做事,我出生后,他们对我很好,虽然吃穿都不宽裕,但从没让我饿着。”她的语气中满是怀念,可随即又黯淡下来。她低声道:“可惜 父亲因为性子太直,在巡检司里混得不好。”韦睿闻言,眉头紧锁 。

    刘鹛停下脚步,抬头看向韦睿,眼底带着一丝苦涩。她继续说道:“父亲办事认真负责,可就是太刚正不阿。他不愿意收受贿赂,也不肯巴结上司,在巡检司里显得格格不入。”她的声音低沉,透着对父亲遭遇的不平。她顿了顿,又说:“因为没家世背景,他干的都是苦活累活,可功劳却总轮不到他。别人升迁发财,他却还是个小差役,家里也一直穷得揭不开锅。”刘鹛的语气中带着无奈,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,显然对父亲的处境既心疼又无力。

    韦睿听着,心中涌起一股敬佩。他在江湖行走多年,知道官场中的龌龊,能在那种地方保持清廉,实属不易。他低声道:“你父亲是个好人。”他的语气真诚,带着一丝叹息。刘鹛闻言,眼眶一红,低声道:“是啊,可好人未必有好报。父亲失踪后,家里就更难了,娘操劳过度,病了一场再没起来……”她的声音哽咽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却强忍着没掉下来。

    hai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