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> 第142章 风雨欲来

第142章 风雨欲来(1/2)

    云中城外,人潮涌动,喧嚣日盛。

    在拥挤的流民队伍中,一个不起眼的年轻人,默默地随着人流向前挪动。

    他叫李三,衣衫破烂,脸上涂抹着灰尘,与周围那些面带菜色、神情麻木的难民并无二致。

    只是,他低垂的头颅下,那双偶尔抬起的眼睛里,闪动着与旁人格格不入的机警与锐利。

    他被官府的吏员引着,安置在了城西新搭建的流民营地。

    这里帐篷连片,粥棚飘着稀薄的米香,哭喊声、咳嗽声、低语声混杂在一起。

    白天,李三像所有难民一样,排队登记,领取那份能吊住性命的口粮,偶尔被派去干些清理杂物、搬运木料的活计。

    他干活时沉默寡言,手脚却很麻利,尽量不引人注意。

    到了夜晚,当疲惫的难民们沉沉睡去,营地里鼾声四起时,李三便会悄无声息地溜出帐篷。

    他借着微弱的月光或远处篝火的光亮,在营地各处游荡,侧耳倾听着各种谈话。

    有时,他也会冒险潜入城内,在那些新开的酒肆、商铺附近徘徊,收集着散碎的信息。

    他并非真正的流民。

    他的真实身份,是并州刺史董卓麾下的一名探子。

    董卓坐镇晋阳,听闻陆恒在北疆连战连捷,声威大震,如今又在云中大搞新政,吸引人口,隐隐有脱离他这个并州牧管辖的趋势,心中早已警惕万分。

    他担心陆恒羽翼丰满之后,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,便派遣了最机灵的探子李三,伪装成流民,前来云中刺探虚实。

    几日下来,李三收集到的信息,让他心头的震惊与日俱增。

    云中城的秩序井然,远超他的想象。

    街道被打扫得颇为干净,虽然涌入了大量流民,却并未出现大规模的混乱。

    城内巡逻的军士纪律严明,百姓的精神面貌也与并州、冀州那些死气沉沉的地方截然不同,脸上竟带着一种久违的安定与期盼。

    市面上商铺渐多,虽然还远谈不上繁华,但那种复苏的活力,骗不了人。

    更让他心惊的是陆恒在民间的声望。

    无论是本地老卒,还是外来流民,亦或是那些逐利而来的商人,谈及“陆将军”三个字时,语气中都充满了敬畏、信赖,甚至狂热。

    “分田分房,免税三年,这可是天大的恩情!”

    “陆将军是真把咱们当人看啊!”

    “跟着陆将军,有饭吃,有安稳日子过!”

    这些话语,李三听了无数遍。

    他还打听到一个更惊人的消息——陆恒似乎正调集人手、物资,准备在北面那片刚刚平定的漠南草原上,兴建城池!

    在蛮荒之地筑城?这需要何等的气质和魄力?

    李三简直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“此人……绝非池中之物。”

    他心中暗自下了判断。

    陆恒的崛起之势,已不可阻挡。

    必须尽快将云中的真实情况,事无巨细地汇报给主公。

    否则,一旦让陆恒站稳脚跟,尾大不掉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李三打定主意,寻了个机会,悄悄离开了流民营地,趁着夜色,摸出了云中城。

    他要赶回晋阳,将自己在云中的所见所闻,原原本本地禀告给董卓。

    就在云中城因新政而日益喧嚣,暗流涌动之际,一支特殊的队伍,正自南向北,沿着官道疾驰而来。

    队伍轻装简行,速度极快,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弥漫,宛如一条黄龙。

    队伍中央,一辆装饰略显华丽的马车内,端坐着一名中年宦官。

    他面白无须,脂粉气略浓,眼神却阴鸷而锐利,不时撩起车帘,催促队伍加快速度。

    此人正是中常侍张让的心腹,小黄门蹇硕。

    他奉了皇帝刘宏的密旨,怀揣着一道精心炮制的“封赏”圣旨,以及象征侯爵身份的印绶、官服,前往云中。

    他身后,紧跟着一队身着精锐禁军甲胄的护卫,肃杀之气凛然。

    另有几名低阶文官,捧着托盘,上面分别放着侯爵金印、紫绶,以及一套崭新的列侯朝服。

    “再快点!都给咱家把吃奶的力气使出来!”

    蹇硕尖着嗓子催促着,语气中带着不耐烦和隐隐的兴奋。

    “早日到了云中,办完差事,咱家也好早日回洛阳复命!”

    他心中冷笑着。

    这道圣旨,名为封赏,实为夺权。

    陛下忌惮陆恒已久,又听信了“十常侍”的谗言,已对陆恒动了杀心。

    只是,陆恒毕竟手握重兵,又是平定北疆的功臣,贸然动武,恐会引发兵变,落人口实。

    所以,才想出了这“封赏藏刀”之计。

    先用侯爵之位稳住陆恒,再明升暗降,将其调离云中,徙为北州牧,实则是将其发配到苦寒之地。

    同时,圣旨中还暗藏着一道杀招——命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