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书库 > 大秦哀歌 > 第446章 挚友倾谈

第446章 挚友倾谈(1/2)

    甘罗闻言,先是微怔,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钦佩,击掌道:“妙!原来如此!萧兄沉潜务实,甘于从最细微、最不起眼处着手,以案牍为田地,默默耕耘,此乃真正的治世根基之道。

    看似枯燥重复,实则是直通实务精髓、洞悉国政根基的唯一蹊径。

    能在如此沃土扎下根来,更能洞见其中真意,罗……由衷为萧兄高兴。

    先生如此安排,用心之深,思虑之远,确非常人可及。萧兄得偿所愿,潜心于此基石之上,他日根基之深,成就之远,必无可限量。”

    甘罗的言语之中,那份对萧何拥有纯粹学习环境和明确目标的羡慕之情,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“甘兄过誉了。”

    萧何谦逊一笑,随即话锋自然一转,关切地问道:“甘兄在相府如何?以甘兄之才,想必已得展所长,在相邦面前崭露头角了吧?”

    闻言,甘罗脸上那份纯粹的欣喜稍稍收敛,神情多了几分复杂的神色,既有少年得志的意气,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:

    “蒙相邦错爱,如今在相府,以谋士身份挂了个舍人之衔,得以参与一些事务。

    日常协助处理一些往来文书函件,誊录奏报,分析些诸侯动向的情报,偶尔……堂议之时,若见解得宜,也能插上几句话。”

    他语气带着感激,却也有一丝审慎:“相邦门客众多,来自五湖四海,英才济济一堂。罗初来乍到便能得此立足之地,参与实务,已是非分之得,心中常存感激。”

    萧何闻言,立刻真诚地拱手祝贺道:

    “甘兄天纵奇才,甫入相府便得参与实务,起点之高已是不凡,可喜可贺!以甘兄之能,假以时日,必能在咸阳大放异彩。”

    他话语诚挚,为好友的际遇感到由衷高兴。

    然而,萧何心思何等细腻,他立刻捕捉到了甘罗方才话语间隙中一闪而过的那丝异样神色,便又轻声追问道:“不过……甘兄适才言及相府时,神色间似有未尽之意?可是……其中有何隐衷?你我莫逆之交,但说无妨。”

    甘罗闻言,眉头微蹙,脚步也随之慢了些许。

    他环顾四周,确认无人近前,才压低声音,对这位唯一能倾诉衷肠的挚友坦言道:“萧兄慧眼。确实......在相府这月余来,虽忙碌充实,眼界大开,但内心深处……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,如同赤足行于细沙,总觉得……哪里有些不对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

    萧何目光沉静,专注地看着他:“何处不对?可是相邦……”

    “非也!”

    甘罗立刻摇头,缓声道:“相邦待下宽厚仁德,礼贤下士之名,天下皆知。府中事务,亦是井井有条,法度森严。”

    随后,他努力斟酌着词句,试图描绘那无形的困扰:

    “然...或许是因为相府乃天下权力汇聚之地,人事太过庞杂,水面之下,派系交织,暗流汹涌。言谈举止之间,似乎每一句话,每一个眼神,皆有深意,处处皆是无声的机锋。

    许多事,表面看去一目了然,简单直接,然则背后……却往往牵扯着千丝万缕的关联,暗藏着无形的罗网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,甘罗的眼神流露出一丝困惑:“有些谏言,明明于国于民皆有大益处,条分缕析,言之凿凿,却在提出之际,仿佛会不经意触动某些……无形的力量,被悄然化解或搁置。

    罗每每思之,总觉眼前迷雾重重,明明感知到了风的流动,却抓不住那关键的风眼所在。

    再者……府中议事,有时过于依赖奇谋纵横之术,追求立竿见影之效,功利之气稍显浮躁。

    相较之下,似乎……少了些秦法本身所蕴含的那种…嗯,‘定海神针’般的厚重与笃定?如同建造宫殿,过于注重华丽的外檐斗拱,而对其下的地基夯土,反倒关注不够?

    我也理不清,这只是一种隐隐约约、挥之不去的感觉。

    或许...是罗年少识浅,未经世事磨砺,尚不能真正领会这权力中枢的玄奥幽深吧。”

    他将那份在相府中感受到的困惑和隐约的不安,清晰地传递给了这位值得信赖的挚友。

    闻言,萧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他对咸阳高层权力的复杂性尚无直接体验,但甘罗敏锐的直觉所描述的景象,让他瞬间想起初入咸阳时,在市井间偶然听到某些大商贾谈及相邦时,那讳莫如深、欲言又止的眼神以及眼中瞬间闪过的敬畏与恐惧。

    他对相府内部倾轧的了解的确有限,但深知甘罗直觉敏锐,所言或许触及了某些更深层的、盘根错节的现实。

    “高处不胜寒。”

    萧何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,带着些许宽慰道:“相府乃天下权谋漩涡之心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甘兄初入此地,便能感知其中微妙气机变化,这份洞察力,已是远超常人。

    多加观察,谨慎言行,明辨是非虚实,必能如拨云见日,渐渐明了其中关窍。切记,行稳方能致远。”

    他只能以自己信奉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