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康健,微臣心安。”
“微臣惶恐。”
始皇笑曰:“不必惊慌,蒙将军。”
“寡人不过受金光所袭,如遭雷击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“这副老骨头,尚能支撑。”
“此番召你回朝,有要事相商。”
“你与王翦将军,乃寡人最倚重之臣。”
“望你二人助寡人,稳固大秦基业。”
“选出最合适的储君。”
言毕,王翦与蒙恬面色凝重。
陛下之意,欲借此选定储君。
显然,一场激烈角逐即将上演。
始皇问:
“蒙将军,你从漠北归来,有何要奏?”
“寡人之逆子,现今是否仍旧颓废?”
“是否仍沉溺于女色?”
“你觉得那逆子,是否尚有转机?”
蒙恬闻言,略显尴尬。
此类问题,他实难作答。
九皇子之态,他岂会不知?
显然,已病入骨髓。
然而,蒙恬仍沉稳言道:
“陛下!九皇子行事荒唐!”
“但也有可取之处。”
“他从不苛待下人,曾行善举。”
“为漠北百姓谋福祉。”
“这些值得称道。”
始皇点头,反问:“还有其他优点吗?”
蒙恬沉吟片刻,终提匈奴之事:
“陛下!九皇子曾率军击退匈奴!”
“虽无目击者,战事详情不明。”
“但可以肯定,九皇子颇具实力。”
“武艺高强,作战英勇。”
“麾下亦忠心耿耿。”
“此事虽有功,但嘉奖需谨慎!”
秦始皇却怒道:
“荒谬!仅凭此,便能颂其美德?”
“击退匈奴,不过是他侥幸!”
“或许匈奴本就人少力弱。”
“且我方防御亦有所松懈。”
“才让那逆子得手。”
“他还想借此一步登天?”
“击退匈奴,何足挂齿!”
至今,秦始皇仍不信逆子之能。
他疑消息有误,
所谓大军压境,恐为不实。
不过是虚言……
或许匈奴仅是偶尔至此,
不过数十人,
却被逆子轻易解决,
于是夸大其词……
硬赞其超凡战力与领导力。
在秦始皇看来,此乃侥幸。
毕竟,他不信沉迷女色之人能有何为?
有何非凡?
陛下既表态,蒙恬与王翦自缄默。
王翦亦不信九皇子有才,
视其为废物!
给点女色便迷失!
此人难成大器!
蒙恬虽不屑九皇子,
却欲公正评价。
近闻其事迹,
知亦有其长。
于是蒙恬中立,
不与秦始皇正面冲突,
欲再观其行。
相信日久,九皇子真面自现。
众人议论间,一探子急报,
跪于秦始皇前,颤声道:
“陛下,大事不妙!赵高与李斯有动作。”
“伪造圣旨,遣李将军持假旨赴漠北。”
“假旨言秦始皇沙丘崩逝,遗诏传位于九皇子。”
“且已命九皇子启程,正向皇城而来!”
“九皇子或将登基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皆惊!
秦始皇怒极,
厉声道:“可恶至极!”
“赵高、李斯,你二人竟盼我死?”
“竟有野心,欲扶傀儡上位!”
“妄图掌控朝野?”
“哼,可笑。”
“未料你等如此迫不及待,露出真面目!”
王翦亦怒而出,附和道:
“正是,此二人可恶至极,大逆不道。”
“他们坚持赴皇城之行,原因竟是如此。”
“声称为了稳固朝廷与后宫安宁。”
“甚至要为陛下设立祭奠之所,待我迎回陛下 ** 。”
“如今观之,他们心怀不轨。”
“野心勃勃,企图篡夺大秦的江山社稷与皇位。”
“其罪当诛!不惩不足以安民心!”
“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。”
“满门抄斩亦不为过。”
“赵高不过是个随从而已,难成大气候。”
“但李斯身为丞相,竟怀揣这等野心,实在骇人。